内容摘要:徐悲鸿和吴冠中原本两个永远都不会“交集”的画坛老乡,但因吴冠中当年的一腔热血于1950年秋从巴黎回到北京后,竟然产生了命运“交集”,也由此引起了长达约半个世纪的个人“恩怨”。


徐悲鸿与吴冠中都是江苏宜兴人,两人皆出生于贫寒之家,徐要比吴年长二十四岁。两人也均有在法国巴黎留学的经历,吴冠中在杭州艺专的老师、著名油画家吴大羽先生(1903-1988)也是宜兴人。就近百年来画坛辈份而言,吴冠中应该属于晚辈。因为徐悲鸿与吴的“恩师”林风眠是同辈。原本两个永远都不会“交集”的画坛老乡,但因吴冠中当年的一腔热血于1950年秋从巴黎回到北京后,竟然产生了命运“交集”,也由此引起了长达约半个世纪的个人“恩怨”。吴冠中在晚年享国际大名后,就曾经批评徐悲鸿:“他可以称为画匠、画师、画圣,但是他是‘美盲’。”吴先生讲话非常有“技巧”:匠、师、圣,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去作选项。


 

吴冠中当年回到北京之后,在同学、油画家董希文的引见下到徐悲鸿寓所拜访,希望时任中央美院院长的徐悲鸿能聘请他到该校任教。徐、吴两人虽同操乡音,但话不投机,似无缘分;而在艺术观念上亦无共同语言,非同路之人。当时吴冠中自视甚高,对国内的政治环境尤不适应。虽然他后来还是进入了中央美院,但颇不得志。再加之个性张扬,敢想敢说,遂逐渐被边缘化。且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他总是被人为列入“反面典型”而屡批判和打击。最终吴冠中被“赶”出中央美院,到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水彩画。吴冠中后来一直对此耿耿于怀,并对徐悲鸿在此期间的某些做法心生怨愤。他说:“不断打击,不断打击,永远打击!所谓的打击,原来是在中央美术学院意识形态的批判。后来我站不住,这样就把我搞到清华大学建筑系,教一般技术,就没有关系意识形态了!”



我们今天再心平气和地回顾当年的那段历史,其中有些因素不应忽视。由于受到当时特定的政治大环境影响,以徐悲鸿为首的现实主义(或称写实主义)绘画已经成为了艺术主流,且一切艺术均要服从于政治需要。而吴冠中所推崇和擅长的西方现代主义(或称形式主义)绘画俨然已经不合时宜。而造成这种独尊一家,废黜百家的艺坛现状,徐悲鸿作为当时的“画坛盟主”,的确应负有一定的责任,但这也绝非是唯一的因素。而是与当时新政府过分迷信和推崇苏联的艺术模式有关,徐悲鸿其实只不过是一个积极的执行者或推动者,但他在此过程中有明显的偏激和寡情——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徐悲鸿也因此被人称为“画霸”。所以,在当年画坛上遭遇边缘化,甚至是被迫害的画家,也并非仅是吴冠中一人而已。有些画家的境遇远比他要悲惨许多倍,他应该还算是一个“幸运”之人。


徐、吴两人不仅在艺术观念上南辕北辙,大相径庭,且皆视对方为“异己”,而此中还涉及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的“江湖”恩怨。徐悲鸿的北平艺专、林风眠的杭州艺专、刘海粟的上海美专,三家原本就积怨甚深,水火不容。在抗日战争时期,杭州艺专和北平艺专在湖南沅陵合并一校,两校学生就曾发生过群殴流血事件,林风眠也因此被迫辞职离去。而徐、刘两人更是形同仇家,有我无他。如果不是徐悲鸿的突然病逝,刘海粟几无“咸鱼翻身”的可能。最终因新政府定都北京,徐悲鸿和北平艺专派与延安鲁艺派结盟,遂定鼎“江湖”,成为画坛第一大门派。吴冠中是林氏阵营中人,故被徐氏阵营中人视为“异己”。加之吴冠中性格倔强,“不识时务”,难以“招安”,又加之双方观念相左,他又岂能会被重用?所以,徐、吴之间的个人恩怨,其实涉及到当年的“江湖”恩怨。


古今中外,文坛艺林,宗派之争,门户之见,皆属恒情。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现代美术史,不论是传统派、西洋派,还是延安派,其实都是一部“江湖”恩怨史。记得金庸先生在他的武侠小说里曾经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但徐悲鸿也并非像吴冠中后来所说的那样不堪,也绝非像他的弟子或崇拜者所说的那样崇高。平心而论,在徐、林、刘三人中,林风眠的人格魅力要高于另外两人。


如纯就徐悲鸿与吴冠中两人的艺术观念而言,他们皆不无有失之偏颇的一面。所以他们在对中国画的改良和创新等方面的开拓或尝试皆不算是真正的成功者。徐悲鸿对当代中国画坛的影响力,吴冠中似不可同日而语。但在徐悲鸿的写实主义体系之内,教育出来的学生几乎是千人一面,极少有个性差异,这实际是艺术创作的大忌。它又重新回到了他当年曾经激烈抨击的“四王”画派传承的老路上去了,岂非是在开“历史玩笑”?这或许也是吴冠中后来说徐悲鸿是“美盲”的原因之一吧?


吴冠中晚年被人推崇倍至的彩墨线条抽象画,似有“借鉴”美国画家杰克逊·波洛克之嫌,而并非是他的所谓“独创”。吴冠中晚年之所以暴享国际大名,应与国外投资客和“炒家”不无关系。但如果纯就我个人肤浅的鉴赏眼光而言,与徐悲鸿相比,我稍倾向于吴冠中的墨彩抽象山水画。近百年来,真正对中国画的现代化进程产生“纪念碑”式影响的大师,首推林风眠。如称其为“中国现代绘画之父”,亦不为过。读林风眠的作品,需要读懂他图像之中的暗寓内涵和象征意义。以我的浅见,林风眠其实是近百年画坛上唯一一个哲学家和人主义者。


我在此想讲一个未经证实的“传说”:吴冠中在未享国际大名之前,当年家乡的“父母官”到北京公干,也曾到过吴先生家中拜访。闲谈之中,吴先生曾建议故乡的博物馆不妨购藏几件他的精品之作,而当时的价格的确不贵,且价格还可以再商量。并半开玩笑道:我的画将来肯定值钱。而“父母官”们当年怎么可能看得懂那些“花花绿绿”的抽象画?最多也就能看懂徐悲鸿的奔马或钱松喦的“红色题材”山水画而已。再环顾吴冠中的家居环境,他们怎么也看不出他的画将来会有值钱的可能。所以敷衍婉谢道“回去研究研究、考虑考虑再说”。后来当吴冠中画值“天价”,那些“父母官”和有关部门不惜厚着脸皮多次进京求见。不仅博物馆愿意重金购藏,还许诺筹建纪念馆、修故居等等。吴冠中闻之避拒不见,并托人传话:“不要再去花那些老百姓的‘血汗钱’了。”为官之人,竟连最起码的做人道理都不懂:一个人有时最需要的是雪中送炭,而并不是锦上添花。



2010年11月19日至2011年1月2日,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举办了《中国近现代水墨画名家特展》,展出了该馆和台湾私立博物馆、私人收藏家的近现代名家藏品。其中有吴昌硕、任伯年、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溥心畲、黄君璧、张大千、林风眠、傅抱石、李可染、江兆申、吴冠中等十五家。并出版了展览图录。历史博物馆展览部主任、美术史家巴东先生撰写了《近现代中国绘画发展概述》一文,对展出的十五位画家一一进行了较为公允的评价。而在国内,对大师是不允许有所批评或质疑的。故只能言不由衷、人云亦云,绝少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识。我在此摘录其中关于徐悲鸿和吴冠中的部分文字如下,虽是一家之言,但也可对研究或鉴赏两位大画家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


  

徐悲鸿大体而言,徐悲鸿的新绘画风格是以中国的水墨媒材技法,来表现西方人描写物像的“写实”观念。这在中国绘画于面对时代的变更,而企图寻找新出路的意义上,原是无可厚非的尝试,也颇能一新时人的耳目。因此徐悲鸿在中国近代美术的开创与教育上,有着相当程度的贡献,也启发了后人在改革发展上的省思。然而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宇宙观与文化内涵,也发展出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与工具材质,来作最恰当的表现。因此,这种以中国画的工具媒材与形式效果,来表现原本由西方油画素描所专擅的水墨新写实画风,在长远来看,恐怕是很难达到理想的境地的。徐悲鸿的艺术成就与贡献有其时代的意义,不容抹煞;但就今日而言,其艺术创作之理念方向则有其值得商榷与修正的余地


 【吴冠中】八十年代吴冠中崛起,以特殊的技法变化应用水墨线条,营造出一种线条流畅而带有抽象意味的山水风格,在当代颇受国际间瞩目,有其独到之处。不过就整体而言,其画作品质高下相差甚大;比较起来早期作品较具有诚意,八○年代其作品风格虽已建立的十分成熟,但已时见粗率之作。他的油画风格接近插图画法,与西方的油画内涵颇有差距,能在世间得享大名亦属异事。吴冠中的水墨画虽然颇具其趣味性之丰富变化,但下笔有时过于粗糙重复,晚期作画品质益形趋下,其意境的深度实有待深入检验。

欧阳询(557年—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县(今湖南长沙市)人。唐朝大臣、书法家。欧阳纥之子。

隋炀帝即位,欧阳询出任太常博士。武德三年(620年),投靠夏王窦建德,授太常卿一职。武德五年(622年),归顺唐高祖李渊,授侍中,累迁银青大夫、给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册封渤海县男,主持编撰《艺文类聚》。贞观十五年,去世,时年八十五岁。

欧阳询精通书法,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善于书法,史称“大欧”。书法于平正中见险绝,号为“欧体”。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所写《化度寺邑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 》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1] 

人物关系

纠错


儿子 欧阳通


父亲 欧阳纥

 

 

 

本    名欧阳询别    名欧阳率更、大欧所处时代隋末唐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衡州出生日期557年逝世日期641年主要作品《九成宫醴泉铭》《仲尼梦奠帖》主要成就楷书四大家之一字    号字信本职    业书法家、官员官    职银青光禄大夫等封    爵渤海县男

目录

1 人物生平

? 少年流离

? 官场生涯

2 主要成就

? 应召修书

? 书法成就

? 书法作品

? 书法理论

3 人物评价

4 史书记载

5 家族成员

6 轶事典故

7 后世纪念

? 欧阳询文化园

? 纪念活动

人物生平编辑

少年流离

欧阳询的祖父欧阳頠历任使持节、都督衡州诸军事、安南将军、征南大将军等要职。欧阳询的父亲欧阳纥20岁随父从军,骁勇善战,后来子承父业,任都督交、广等十九州诸军事、广州刺史等职。陈宣帝太建元年(569年),皇帝因猜疑其怀有二心,拜为左卫将军。

欧阳纥据广州起兵反叛,第二年春兵败被擒,举家上下仅欧阳询一人因逃匿而豁免,其余悉数被杀。此时欧阳询年仅13岁,此后两月,皇太后驾崩,大赦天下,欧阳询因此而免死,逃过一劫,并被父亲生前好友江总收养。欧阳询随养父20余年,长居建康(今江苏南京)。

官场生涯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欧阳询任太常博士。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宇文化及自称天子,欧阳询作为朝臣亦被他掳持。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窦建德攻破聊城,欧阳询被夏国留用,授予太常卿一职。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秦王李世民大破窦建德于虎牢,平定河北,欧阳询又一次死里逃生,后来因为他在隋朝时与高祖李渊交情甚厚,所以被授予侍中一职,当时年已65岁。

在大唐盛世他累迁银青光禄大夫、给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故也称为“欧阳率更”。[1] 

贞观年间(626年-649年),欧阳询以80多岁的高龄逝世。

主要成就编辑

应召修书

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欧阳询应诏与人主持编撰《艺文类聚》。七年书成,询撰序言。全书凡100卷,分48部。此书征引古籍达1400馀种,这些古籍后来大多散佚。赖《艺术类聚》保存诸书许多重要内容。

书法成就

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比较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中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

书法作品

相关碑帖

九成宫醴泉铭

虞恭公碑

皇甫诞碑

化度寺塔铭

黄帝阴符经(现藏于徐州市博物馆)

荐福寺碑(已佚) [2] 

张翰思鲈帖

梦奠帖

卜商帖

正草千字文

行书千字文

丘师墓志

书法理论

传授诀

欧阳询作品图片

欧阳询作品图片(12张)

每秉笔必在圆正,气力纵横轻重,凝静虑。当审字势,四面停匀,八边俱备;长短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敧正。

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又不可瘦,瘦当枯形,复不可肥,肥即质浊。细详缓临,自然备体,此是最要妙处。贞观六年七月十二日,询书付善奴授诀。[2] 

八诀

所创的“欧阳询八诀”书法理论具有独到见解。对明代人李淳的八十四法,清代人黄自元结构92法的著述,均有启示。[2] 

人物评价编辑

欧阳询 行书千字文

欧阳询 行书千字文(5张)

唐张怀瓘《书断》:“询八体尽能,笔力劲险。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扰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几旋雷激,操举若神。真行之书,出于太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之致。”

宋《宣和书谱》誉其正楷为“翰墨之冠”。

唐高祖李渊说:“没想到欧阳询的名声竟大到连远方的夷狄都知道。他们看到欧阳询的笔迹,一定以为他是位形貌魁梧的人物吧。”

虞世南说他“不择纸笔,皆能如意”。

史书记载编辑

宋·欧阳修·《新唐书·欧阳询传》 [3] 

晋·张昭远·《旧唐书》

家族成员编辑

祖父:欧阳頠

父亲:欧阳纥

儿子:欧阳通

轶事典故编辑

九成宫(李祺本)

九成宫(李祺本)(9张)

欧阳询聪敏勤学,读书数行同尽,少年时就博览古今,精通《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三史,尤其笃好书法,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据说有一次欧阳询骑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晋代书法名家索靖所写的石碑。他骑在马上仔细观看了一阵才离开,但刚走几步又忍不住再返回下马观赏,赞叹多次,而不愿离去,便干脆铺上毡子坐下反复揣摩,最后竟在碑旁一连坐卧了3天才离去。

后世纪念编辑

欧阳询文化园

欧阳询书法文化园位于书堂山街道书堂山村与何桥村的交界处,核心景区位于书堂山上。书堂山濒临湘江,与长沙湘江航电枢纽毗邻,北距长沙铜官窑遗址公园6公里,南距长沙市中心城区约20公里,海拔192.4米,主峰面积1.85平方公里,是欧阳询父子从事书法艺术学习和创作的重要场所,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

唐代书法名人欧阳询生于此山,长于此山,创欧体,开颜柳先河,称唐代楷书第一人,是一座当之无愧的书法名山。山中欧阳询祖居、书堂古寺等遗迹保存较好,“太子围圩”、“洗笔泉池”等书堂八景遗风尚存。

纪念活动

中国书堂山首届踏青节

中国书堂山首届踏青节于2014年3月23日—4月10日在望城书堂山街道举行。活动由书堂山欧阳询文化园主办,望城区旅游局、铜官窑管理处、新华联铜官窑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协办。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概述图册

概述图册(1)

欧阳询作品图片

欧阳询作品图片(12)

欧阳询 行书千字文

欧阳询 行书千字文(5)

九成宫(李祺本)

九成宫(李祺本)(9)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我们来自古中国,讲述难以忘怀的中式古典之美。

理性的,欧阳询。

在书法艺术逐渐式微、越来越小众化的今天,在“复兴传统文化”的大旗下,作为中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书法艺术,是不应该被大多数人生疏的;那些伟大的创作者,是不应该被遗忘的;那些严谨、中和的大雅之美、以及对那些美的欣赏,是不应该消失的。


2021-01-1813


松风阁书法日讲 文化达人,优质创作者

欧阳询之后,学习欧体书法最入骨髓的是姚孟起还是田英章?

后世比较有名的学习欧体书法的人有很多,在这其中,田英章、姚孟起、成亲王等人,他们对欧体书法的研究,对于欧体书法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2019-05-14240


松风阁书法日讲 文化达人,优质创作者

田楷和欧楷的区别是什么?是不是田楷已经超越欧阳询了?

最近有人问我,田楷和欧楷的区别是什么?是不是田楷已经超越欧阳询了?所创立的书体,中国历史上有四大楷书书法家,他们分别是欧阳询,,而其中欧阳询所写的书法,被后世称之为欧体书法,即欧体。但总体而言,欧阳询的书法成就是史无前例的,是值得肯定的。


2019-05-03552

唐初四大家

欧阳询 虞世南 褚遂良 薛稷

中国著名书法家(古代及近代)

秦·汉

? 李斯 ? 赵高 ? 胡毋敬 ? 程邈 ? 无名氏 ? 史游 ? 曹喜 ? 杜度 ? 崔瑗 ? 崔实

? 张芝 ? 张超 ? 罗晖 ? 赵袭 ? 张昶 ? 韦诞 ? 姜诩 ? 梁宣 ? 田彦 ? 韦少季

? 蔡邕 ? 陈遵 ? 王次仲 ? 师宜官 ? 梁鹄

三国·两晋

南北朝

? 皇象 ? 邯郸淳 ? 刘德升 ? 钟繇 ? 钟会 ? 索靖 ? 卫觊 ? 卫瓘 ? 卫恒 ? 杜畿

? 杜恕 ? 杜预 ? 陈畅 ? 司马 ? 羊忱 ? 李式 ? 李定 ? 王廙 ? 卫夫人 ? 李廞

? 羊固 ? 王导 ? 王恬 ? 王洽 ? 王珉 ? 王羲之 ? 王献之 ? 王玄之 ? 王徽之 ? 王淳之

? 王允之 ? 王濛 ? 王修 ? 王绥 ? 王珣 ? 郗愔 ? 郗超 ? 庾亮 ? 庾翼 ? 谢安

? 许静民 ? 张翼 ? 谢敷 ? 康昕 ? 张弘 ? 羊欣 ? 范晔 ? 王僧虔 ? 王慈 ? 萧子云

? 萧衍 ? 陶弘景 ? 王长孺 ? 赵文渊 ? 郑道昭 ? 崔浩

隋·唐

五代十国

? 智永 ? 虞世南 ? 欧阳询 ? 褚遂良 ? 薛稷 ? 李世民 ? 欧阳通 ? 孙过庭 ? 张旭 ? 陆柬之

? 李邕 ? 李隆基 ? 李阳冰 ? 贺知章 ? 李白 ? 颜真卿 ? 柳公权 ? 徐浩 ? 裴休 ? 怀素

? 高闲 ? 杨凝式 ? 李煜 ? 徐铉

宋·元

? 欧阳修 ? 范仲淹 ? 李建中 ? 蔡襄 ? 苏轼 ? 黄庭坚 ? 蔡京 ? 米芾 ? 薛绍彭 ? 赵佶

? 赵构 ? 岳飞 ? 秦桧 ? 陆游 ? 范成大 ? 张孝祥 ? 朱熹 ? 张即之 ? 姜夔 ? 吴琚

? 赵孟坚 ? 方回 ? 文天祥 ? 赵孟頫 ? 鲜于枢

明·清

? 董其昌 ? 文徵明 ? 李东阳 ? 王铎 ? 詹景风 ? 邓石如 ? 吴让之

民国

? 董作宾 ? 吴昌硕 ? 齐白石

楷书四大家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赵孟頫

参考资料

1.  欧阳询  .国学网[引用日期2013-10-27]

2.  欧阳询  .书法空间[引用日期2014-11-11]

3.  《新唐书·欧阳询传》  .学优文库[引用日期2014-11-11]

学术论文内容来自 

 韩理洲.    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生卒年. 《 CNKI 》 , 1992  季重远.    欧阳询及其书法. 《 CNKI 》 , 1985  吕冠军.    唐五代书家杨凝式的家族与家学. 《 唐史论丛 》 , 2015  吕冠军.    唐五代书家杨凝式的家族与家学. 《 唐史论丛第二十辑 》 , 2015  博文.    长得像孙大圣的唐朝书法家. 《 vip 》 , 2016


欢迎进入古戈尔艺术微店购买传统古法制作笔墨紙砚和名家书法篆刻

版权说明:文章源于网络,仅代表原作者观点,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原创作者可联系我们予以公示!

古戈爾藝術

歡迎轉載轉發

随缘知识付费关注



随缘知识付费进微店


随缘知识付费进淘宝店

您的讚賞是我們編輯的源泉,長按識別二維碼打賞


有任何意見、建議及推薦內容都可與我們交流

随缘知识付费添加微信

邮箱:roy.y.xu@hotmail.com


八字命理六爻”,进入“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古戈爾藝術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恩怨半生:吴冠中当初如何被徐悲鸿“赶”出中央美院发布于2021-04-22 09:38: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