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和之 《豳风图·七月》


 田园诗与田园山水画 
起源的关系

——2017中国田园山水画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

张正忠

  人类在“家园”和“农田”产生以后,并未想到要在绘画中表现它。我国人群的视角关注“田、园”,最早在《诗经》形成的时期。文王演《》,孔子传述《易》,《易经》的产生也在这个时代。距今约3000余年开始的周代,出现了关于田园景物的诗歌。《诗经》的起兴,有很多地方描写了农事、乡村、自然景色;《易经》也有14处出现“田”字,可见那时农业社会比较成熟,而且人们已经有意无意地注意到了田园的景色,显示了人们对田园景物的关注和对田园美的初步认识。他们的诗句启发了之后的诗人、画家,为田园山水画的产生打下了审美理想的基础。通过诗歌的传播,加速了世人对田园美认识的觉醒。


马和之  宋  鄘风诗意·桑中 


  《诗经》中田园景物的比兴和农事生活的描写

  在出现乡村风景画之前,中国人就已经注意到了乡村的景物。不过,那不一定是从审美的角度,而更多的是借景抒情叙事,那时人们最关心的是生存和爱情等问题。它的起兴,有很多地方也描写了农事、乡村、自然景色。当时尚无整首诗来描写田园生活,大多只是在一首诗歌中起到比兴的作用。让我们寻摘一些与田园景物有关的句子:

  《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在河水中间的沙洲上,雎鸠鸟唱起动听的歌。……姑娘们捞取长短不齐的荇菜,左右摇摆着美丽的腰肢。

  《周南?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苎麻很快长满了谷中的田地,它的枝叶是多么茂盛。黄鸟在天空飞来飞去,或停落于灌木,叫声多么和谐好听。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有蕡其实。……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焕发青春气息的桃树,在阳光下开着灿烂的花朵。……焕发青春气息的桃树,结出了又圆又大的桃子。……焕发青春气息的桃树,满树浓绿的叶子多繁茂。

  等等,有很多。我在《中国田园山水画史》一书中列举了四十几条之多。

  历代人对《诗经》作过很多研究,它是一部反映周代人生活的内容极为丰富的诗歌集,对后世影响很大。但把它与美术创作联系起来,似乎尚未见过。美术创作的思维,受制于人在某个时代的认识,包括局限和拓展。这种认识源于生活的实践和社会存在,以及作者所处的社会生活位置。创作的视角,就是取决于这样的认识;而创作的个性,则更多地受制于画家的社会定位和秉性。

  《诗经》的作者,《国风》部分是一般民众,《雅》和《颂》部分是文人。作为整个一部诗歌集来看,《诗经》的视角是很广阔的,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总体来说,是比较入世的,也很实际、朴实,不像后世的文人墨客,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梦想。当时的知识分子,比之后世的知识分子,学问还没有那么渊博、成熟,也更接近于普通民众,这是一个各种思想学派逐渐酝酿形成的时代。后来到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纷纷脱颖而出的时候,才有了突出的成果。


马和之 宋 唐风图 有杕之杜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人的智慧是逐步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人们在经历了无数失败与苦难的伤痛之后,才总结出许多经验,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所以我认为《诗经》产生的年代,是人们从农牧业发展到“田园”概念的重要过渡时期。那时农牧业已经很发达,人们对农业的耕种收获的操作已经很熟练;对社会上种种现象,能进行思考并作出强烈的反应;文字已经在使用,可以说那时的人已经相当聪明了。经过编纂者的过滤删改,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诗经》是个“洁本”,可能原来还有更多接近于蛮荒时代的遗风和对、对统治者或有不敬的内容。但要感谢编者以及孔子等人,他们还是很尊重原作者的意图和语言,并且很看重这批诗歌的。确实,它很本真,它很真实地反映了这个时期人们的所遇、所思、所爱、所恨。

  在《诗经》的篇什里,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中国人与田园的亲密关系和对乡村生活的审美认识。在《诗经》的时代,对乡村的审美认识是比较初步的,那时主要还是关注农事、收获、劳动等人的活动,还有是鸟、鹿、鱼等动物的动态,各种农作物、植物和树木,也关注到大自然的高田、低地、河流、天气,总之是与生存密切相关的景物。就是这些景物,也是附属在人的活动之上的,如人间的亲情与爱情,理想、成功与失败,统治者与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英雄的业绩和形象……。尽管这样,在这部我国最早的诗集中,还是可以感觉到先民对田园景物的审美认知。像诗中对村落的描写,对田野、庄稼的描写,对季节、色彩的描写,对河水、河边景物的描写,更有情景交融的佳句,如《诗经?小雅》中的《出车》、《鹤鸣》、《小弁》等。

  《小雅?出车》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春天的太阳,出来得好慢,门外的花木,长得多茂盛;黄莺“喈喈”叫,声音多动听;一群群采蒿人,忙碌在田间。

  《小雅?鹤鸣》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

  白鹤在沼泽的深处鸣叫,它的叫声远播于郊野;鱼儿潜泳于深潭,或者在沙洲附近游动;我们喜欢美丽的家园,那里有檀树和各种树木,秋天的叶子纷纷飘落。

  《小雅?小弁》(bian帽子)

  菀彼柳斯,鸣蜩嘒嘒,有漼者渊,萑苇淠淠。譬彼舟流,不知所届,心之忧矣,不遑假寐。鹿斯之奔,维足伎伎。雉之朝雊,尚求其雌。譬彼坏木,疾用无枝。心之忧矣,宁莫之知?

  茂盛的柳树啊,知了在树上鸣叫;深深的潭水边,生长着茂密的芦苇;好像一只小船在漂流,不知要到什么地方去。鹿在原野奔跑,四蹄跑得飞快;野鸡在早晨鸣叫,还是寻找配偶。好像一棵腐朽的树木,因病失去了枝丫。我心里的忧伤,难没有人知道吗?


马和之 宋 鹿鸣之什图 杕杜

  有的诗中各种元素掺杂在一起,真的可以照它画出一幅完整的田园山水画。

  说到此,我们要与晋以后的诗人来比较。当代人认为田园诗派的创始人是陶渊明。不错,“田园”这个词的首次出现,是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中的“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他的诗题中也有《归园田居》。可以说,“田园”的概念是从陶渊明身上开始的,这个词一开始就给人以非常亲切、温暖的感觉,充满着一种情感。这是因为陶渊明经历了官场的生活之后,感到极度厌烦,从而逃避到农村,去学习耕种。农耕对他来说很不在行,甚至很苦。但由于前后生活的对比,他宁可苦一些,也觉得这种生活更朴实、宁静、纯洁,因而更为热爱。这种热爱之情抒发于诗中,同时觉得此山、此景,也是很美的。在他的诗中,主要描写的不是田园与大自然中那种纯粹的美,而是对生活环境的快感。他的这一理念,引起后来文人的共鸣,被接过来,历代传诵不衰。他的诗,也是很真诚的,只不过他是在个人的境遇、观念中产生的这种特定想法,这是《诗经》的作者们所未曾遇到过的境况,因而不可能有那样的视角。

  比之陶渊明的“出世”快感,《诗经》的作者们就更关注自己的生存。他们的倾诉、呐喊、快乐、忧伤,更为入世。由于《诗经》是众多人的作品,它反映的情绪也是多样的。在他们中间,尽管也流露出对田园的热爱和描述,但那时尚未产生“田园”这个概念,他们的关注点是在供给他们衣食的农事、畜牧业,动物、植物、河水、天气,人间的关系、爱情、后代,给他们创造幸福的后稷等英雄人物。尽管他们主要的不是描述田园纯粹的美,但是,“田园”的情结分明是存在的。研究家们是没有注意到《诗经》的田园情结呢,还是不承认《诗经》中有田园情结呢?我觉得两者可能都有,但更主要的是对“田园”一词含义的理解,尚未有人深究。

  所以我认为:田园诗的发端,它的萌芽、雏形阶段,应该要推前到《诗经》。田园山水画产生前的酝酿阶段,即认识准备阶段,我认为也应该从《诗经》算起,至少可说是田园山水画产生的先机之一。


马和之 豳风图·九罭


  陶渊明田园诗中的隐逸快感

  田园诗对田园山水画的起源,作为一种思维、认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汉魏诗歌中涉及乡村生活的内容较少,这些诗句作者的写作的目的也并不是为了描写乡村风景,有的只是介于自然风景与乡村景物之间。但毕竟有一些描写接近于乡村景物,这为我们探讨中国人关注乡村风景的历程,提供了一个时代的观照资料。

  到了东晋,陶渊明因为人生境遇的改变,开始关注乡村生活。陶渊明被公认为田园诗派的创始人、“隐逸诗人之宗”。陶诗中的田园诗约有30首左右,数量不多,却成了中国古代田园诗的奠基石。他的田园诗中,有对于田园美的描写,而更多的是对于“隐逸”的快感。家乡美丽的风光,陶冶了他童年的心灵,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当他置身于仕途之中的时候,他仍向往着那恬静、幽美的田园景色。

  “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二)

  所以他在遭遇仕途中的坎坷之后,又扑入了田园的怀抱。他脱离了“尘网”,冲决了“樊笼”,阔别已久的田园故宅又在眼前,诗人内心的无限喜悦,就在欣赏一草一木中得到展现。在平静、安宁的氛围里,他写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归园田居》其二)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饮二十首》其五)


石涛 清 陶潜诗意册之一  清晨闻叩门 

  与一般的诗人不同,陶渊明亲身参加了农业生产劳动。早在离职居丧时,他就有了参加农业劳动的体验。后从四十一岁弃官归田,直到六十二岁去世的二十多年中,他是“躬耕未曾替”(《杂诗》十二首其八)。陶渊明热情歌颂田园生活,欣赏乡村风景的动因,本是出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在与官场世俗、官场的污浊黑暗生活的对比之下,乡村农家的生活,显得多么自在、质朴、轻松,他获得了这样一种快感,诉之于诗文。他的诗文中主要倾诉了这种快感,他描写田园生活是叙事居多,并非专门去表现乡村景物之美。请看他的作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

  东篱下种了菊花,没事去扶养、采摘,无意中瞥见了南方的远山。他写了悠然淡泊的心境,写了篱边菊和南山的风景,这是文人的视角、文人的趣味,而乡村的气息却实在很少。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

  陶诗的可贵处,在于写出了真实的想法,质朴的情感和语言。这两句诗再明白不过了,他脱离了“久在”的“樊笼”,来到大自然中,过着自然随性的生活,这一强烈的对比,使他的心情十分轻松愉快,即使生活苦一点,体力上累一点也无所谓了。他的这种心情与乡村的景物美否没有关系。换句话说,他如果带着官职来到乡村,心情仍好不起来。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其三)

  他早上去开荒锄草,衣上沾湿了露水,当然不太舒服。但他想到自己脱离官场的愿望已经实现,心里还是觉得值。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

  他说他从年轻时起就不喜欢名利场,与时人的观点相左,生性就喜欢丘陵山居的生活。他也许从小就有这种倾向,但是事实上他还是进入了官场,而且待了好多年,并未去乡村生活;当然后来就遂了喜欢田园生活的夙愿,仍然没有具体描写田园之美。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

  这是一幅宜居的图画。在屋前屋后种满了榆树、柳树、桃树、李树,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溢于言表。这样的庭院,可以是乡村的,也可以是城市的。不管怎样,都是具有田园生活气息的。接下去还有“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等句子,也描写了田园景色。


李唐 宋 四时山水(第一幅) 册 


  《归去来辞》开篇就说:“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首次出现了“田园”一词。文中有“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算是描写了大自然。但按文意,他的“欣欣向荣”是指他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信心,“始流”则是新生活的开始。《桃花源记》里描写:“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是他理想的田园风光。

  陶渊明逃避官场的原因,一是因为官场的黑暗和污浊,二是官场事务太烦太累,要遵守各种礼仪规矩,“为五斗米折腰”不堪重负。他辞官去农村,不是为了改善村民的状况而是为了自己获得一日清闲。没想到他不善处理家务、农事,在另一个方面又感到很累。收入微薄,食不果腹。面对困顿的生活,不免悲恨交加。

  “悠悠待秋稼,寥落将赊迟。逸想不可淹,猖狂独长悲。”(《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最为残酷的是,最后他生活无着,到了向人乞食的地步。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乞食》)

  它是一个要面子的士人,不至于去做乞丐,他是求援,又难以启齿。凭着他的学养和声望,受到了热情的接待。这时他还保持着高尚的品德,做了也要“冥报”来报恩。此时他再也没有地方可逃,只好说:还是田园生活好。在这种情况下,他再也无法去欣赏、抒写田园的美,抒写对田园生活的美好感情。他仍然是一个退役官员、文人,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农民。但是他毕竟已生活在乡村间,学着做一个村民,并且在诗文里写下了他对乡村田园的印象,后世还是把他看作一个田园诗人。

  陶渊明的避世隐逸思想虽然不全可取,还是深深地影响了历代文人和失意士子。这些写真实的诗,让后来的向往到乡村隐逸的士人有点望而生畏,所以像他那样毅然弃官去做一个农民的人,就很少再有了。我们从画中看到的隐逸之士,基本上都是准备了一笔钱,造房置地,做个地主,在他的“草堂”里读读书、弹弹琴,看着别人种地,安享晚年,实现他的田园梦。(下文待续)


马和之 宋 诗经周颂十篇图(局部) 良耜 



中国田园山水画史馆

|创作|读书|史学|画理|评论|展示|传记|活动|

地址:江苏省海门市开发区东江路186号

邮箱:1947614184@qq.com

还可参看

百度百科词条:

中国田园山水画

中国田园山水画史

随缘知识分享

 

著作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田园山水画史馆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张正忠:田园诗与田园山水画起源的关系(上)发布于2021-04-23 10:34: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