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现当代“庐江人物”,庐江人会如数家珍:放牛娃出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军事将领——原南京工程兵学校校长顾鸿(副兵团职),由普通矿工成长起来的一代“封疆大吏”——原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卢荣景,以“小扁担精”教育几代人、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杨怀远,从水乡圩区贫寒农家飞出的金凤凰——“现代普洱之母”吴启英……

 

但令人十分遗憾的是,在庐江县,有一位从地主庄园走出来的大小姐,在全国抗日救国的热潮中,在中国共产党积极抗战主张的感召下,毅然决然地走上了革命路,并成长为一名杰出的红色教育家,却悄无声息,连家乡都无人知晓。此人就是庐江县白湖镇毛嘴村人,曾先后担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直属干部子弟学校教员,华北联大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政治学院政治班班主任和党支部书记,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长、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何楠若。

 

▲▲▲▲▲

 

01

 

 

 
 

何楠若(1916—1999),女,原名“兰若”。兰若,即兰草和杜若,皆草也。唐李白《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诗:“尔能折芳桂,吾亦采兰若。”“楠”“兰”谐音,楠者,楠木,质地坚硬,富有香味,乃极其珍贵野生植物。虽说是女儿身,她也希望自己能成长为“质地坚硬,富有香味”的楠木那样的可用之才。上大学后,何兰若更名为何楠若。

何楠若出生在庐江县黄陂湖畔裴岗乡(今白湖镇)一显赫家族——何家大院。这是一个富甲一方的地主庄园。据地方艺文杂志记载,当时何家庄园良田千顷、房屋百栋,仆从成群。其父何笃青,系该家族长房长子,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专攻政治法律,曾参加孙中山先生同盟会。回国后,任安徽省咨议局议员、省参议会议员、安徽司法筹备处科长等职。

何笃青一生为人正直,乐善好施,扶贫帮困,乡党交口称誉。虽说在省城为官,但他时刻心系乡里,热心家乡慈善事业清末,与其弟何著青(曾任国民政府安徽省教育经费保管委员会主任、河南省政府秘书处主任秘书)组织家乡贫民围筑“因利圩”(又叫保甲圩,在黄陂湖旁),面积约400多亩,交贫苦农民自耕自种。辛亥革命后,兄弟二人捐款在毛嘴创建县立第二高等小学,凡贫困农家子弟,均资助就学。民国23年(1934),庐江遭旱灾,何家庄园广施粥饭、大米,赈济饥民,并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设法使部分灾区减免田赋、税捐。

何楠若是家中最小的女儿,其父母视之为掌上明珠,自幼便在宠爱和娇惯中成长。但她个性独立,尤其是父亲的风范对幼年的何楠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家乡读小学时,正值国共合作北伐战争的革命高潮,她同师生们一齐高唱“打倒列强,除军阀”,这些活动激发了她的朴素的爱国思想,萌发了革命救国的心愿。高中毕业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省立安徽大学化学系,立志走科学救国之路。

七七事变”后,日军攻克上海,安庆沦陷,省立安徽大学被迫停办。次年,她由武汉到成都,在四川大学继续学业。在此期间,她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籍和革命文艺作品,她知道了延安并萌发了参加革命的愿望。当年年底,何楠若离开成都到了西安,找到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被介绍到安吴堡青训班。

 

 
 

 

▲▲▲▲▲

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旧址

 

安吴堡,是陕西泾阳县的一个村落。这里有战时青年短期训练班,史称“安吴青训班”,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著名的培养革命青年的场所。当时的名誉主任是朱德,中共许多老一代革命家,如冯文彬、胡乔木、黄华等人都曾是青训班的工作人员。一批批爱国知识青年由国统区来到这里,经过短期培训奔赴抗战前线。何楠若在安吴青训班学习结束,被分配去西北青年救国会。1939年3月,她穿上了八路军的军服,背上床厚厚的大棉被,每日徒步五六十里山路,北上延安。

一个地主家庭养尊处优的大小姐,一名女大学生,在全国抗日救国的热潮中,在中国共产党积极抗战主张的感召下,毅然决然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其父何笃青得知,尽管痛爱不舍,但仍寄信爱女,支持她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国运动,并称赞她:“舍甘就苦,舍逸就劳,非寻常儿女可比也!”

 

 

 

02

 

何楠若到达延安后,正赶上大生产运动。边区艰苦的生产和生活,更加激发了她的革命热情。在延安召开的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大会上,她亲耳聆听了毛泽东主席作的报告《青年运动的方向》,受到深刻的教育,坚定了追随中国共产党、献身革命事业的信念。她被分配到陕甘宁边区教育厅直属干部子弟学校——延安保育小学(简称“延安保小”)任教,从这一年起她同党的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40多年她一直战斗在党的教育战线上。

 

何楠若在延安编著的教材

 

在延安保小读书孩子,有的是烈士遗孤,也有的父母远在前方。何楠若将自己对共产党的一腔赤诚全部奉献给了这些革命的后代。在教学中,她所编著的教材,适用、学、易懂,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她的优异表现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称赞,曾荣获边区教育厅颁发的“模范教师”奖状。

1941年5月,25岁的何楠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她多年夙愿。 

1941年7月,何楠若带领缓德师范和米脂中学的部分学生到延安参观学习,并荣幸地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毛主席询问了她们的学习情况,还给师生们题了词。毛主席与何楠若握手时问她姓什么,还幽默地说:“是不是何应钦的‘何’?”毛泽东亲笔给她题写了两个字“向上”。“向上”这两个字由此成为激励她终生奋斗不息的目标。

当时,我党著名的教育家丁浩川担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副厅长,何楠若与他在安吴青训班相识,他们相知,相爱,于1941年冬季结为夫妇。

抗战胜利后,国共合作彻底破裂,胡宗南大举进攻陕北。1946年春,何楠若奉命离开延安,带着年仅半岁的大女儿,随着一批“妈妈”和孩子冒着敌机空袭的危险,穿过国民党军队控制的同蒲铁路,经过20多天艰苦跋涉,来到河北张家口,被分配到华北联合大学工作。当时华北联大校长是我党老一辈革命家、教育家成仿吾。何楠若任教育学院秘书、党总支书记,并兼教工党支部书记。后调任政治学院任政治主任和党支部书记,专职服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在战争岁月,大学是一支没有枪的部队,学员们背上背包行军,放下背包学习。有一段时期战争形势很紧张,为了轻装前进,也为了保护下一代,上级命令学校的女同志要将自己的孩子送给老乡收养,她忍痛送走了2岁的女儿。这时她虽然又怀孕了,但仍然坚持与同志们一起行动,不肯离开队伍。行军途中她感染上了疟疾,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只能靠坚强的意志挺着。第二个孩子出生后,她又得了产后热,躺在农民的冷炕上奄奄一息,幸遇部队医院,性命才保住。为了革命,这位坚强的女人咬紧牙关,忍受身心极大痛苦,挺过了一道道难关,以自己的全部身心和热血终于迎来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延安保小”课本

 

1948年8月,华北联合大学与北方大学合并,成立了华北大学(即中国人民大学前身),吴玉章任校长,范文澜、成仿吾为副校长。何楠若先后担任一部政治班班主任、党支部书记,第六区队长和俄文大队的队长。一部是政治觉悟培训的短期培训班,大量招收投奔解放区的青年学生。学生毕业后,有的分配到各解放区工作,有的转入其他部、院继续学习。1946年到1949年这段时期,正值解放战争时期,也正是她年富力强政治趋于成熟的时期。她以高昂的工作热情坚守在教师岗位上,为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

 
 

 

03

 

 

 

新中国成立后,何楠若调北京师范大学,任师资训练班班主任。多年的工作使她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她虽然已是几个孩子的母亲,但还是强烈地要求学习。经过努力,组织上终于批准她去中央马列学院(现在的中央高级党校),专修哲学

1955年9月,何楠若随爱人丁浩川调到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工作,在东北师大,她曾任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长、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等职。

1961年9月7日,何楠若的爱人丁浩川因病去世,当时她45岁,身边6个孩子,最小的只有5岁。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给她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她坚强地担负起抚养6个孩子的重任。在十年浩劫中,她被打成“走资派”和“特嫌”,关进了“牛蛇神学习班”。这时她的视力开始下降,很快连大字报也看不清了。这一切无疑对她是无比的刺痛和折磨。

1969年,毛主席提出城市干部到农村去,老弱病残除外。但当时的“工军宣传队”没有放过这位几近失明的老同志,让她去农村“改造锻炼”。她什么也没说,服从了“组织”的安排。1970-1972年间,她插队到林省永吉县岔路河公社二甲营大队第五生产队。她到了那里,和当地农民打成一片,交上了好朋友。她把从未动用过的丈夫丁浩川病逝后3000元抚恤金借给生产队发展生产,而她和孩子们节衣缩食,睡在当地农民的炕床上。在农村的两年里,方圆几十里都知道她是一个延安时期的老革命,也因此她受到当地农民无微不至的呵护与照顾。

1972年春,由于她的视力丧失,何楠若又回到了东北师大。1981年离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她热爱一生的教育岗位。

何楠若一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从无改变。离休后,仍然十分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她坚持用革命的优良传统教育下一代,经常和青年学生开座谈会,做他们的编外辅导员。

1989年的“六四”风波前后,部分高校青年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她便主动请他们来家做客,交心谈话。很多青年学生从她的身上看到了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形象。在她的感召下,不少大学生深刻反思自己的错误认识,并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

由于她卓越的工作,1993年在她77岁时,吉林省老干部局颁给她“教育下一代个人优秀奖”。1997年8月17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她与东北师大附小学生谈话的图片新闻。她的事迹被写成《一个共产党员的追求》一文,并载入吉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编印的《洒向后代都是爱》一书中。

1999年11月29日,何楠若,这位从皖中大地一个地主庄园走出,经宝塔山下延水河畔再出发,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在党的教育战线默默耕耘40余年的红色教育家,走完了她83年的人生旅程,含笑离开人世,长眠在长白山下。

红色,教育家,庐江,地主红色,教育家,庐江,地主红色,教育家,庐江,地主红色,教育家,庐江,地主红色,教育家,庐江,地主红色,教育家,庐江,地主红色,教育家,庐江,地主红色,教育家,庐江,地主红色,教育家,庐江,地主红色,教育家,庐江,地主红色,教育家,庐江,地主红色,教育家,庐江,地主红色,教育家,庐江,地主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人物春秋:从庐江地主庄园走出来的红色教育家发布于2021-05-07 11:5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