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刊发表的江苏省南京市朱永奎先生的这篇文章,是他在河北廊坊《纪念伟大作家曹雪芹逝世250周年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稿,从该文题目看,作者针对当前红学的学术现状,旗帜鲜明地呼吁:“红学研究要理直气壮地坚守主流门槛”。文中解读了何为主流红学,主流红学的功绩何在,如何沿着学术规范的轨迹弘扬红楼文化,文章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记得2011年在庐山北京曹雪芹学会筹委会主办的学术交流会上,《红楼梦学刊》编辑部主任张云女史有红学门槛之说。笔者颇受启发,我的理解是,红学是一门既严肃又高雅的特殊学问。严肃、高雅,指的是其文化含量高、学术规范性极强。不具备高深的国学修养、不具备高尚的治学修养,是难于跨入这一门槛的。这是从成为红学专门家而言的。这样的专门家工作在由国家设立的“红楼梦研究所”之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不久,国家就精选德才兼备的学科带头人负责研究、普及《红楼梦》工作。这就是贯彻、执行国家文化政策的主流学术机构。事实证明,这个机构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一路走来,虽历经风风雨雨,但仍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辉煌业绩。以冯其庸老先生为代表的作风正派的学科带头人为骨干的“中国红楼梦学会”的成立、《红楼梦学刊》的创办,为红学在海内外的拓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因此,“红研所”、“中国红学会”、《红楼梦学刊》已成为红学界颇具凝聚力的三个文化符号。说到刊物,当前除了《红楼梦学刊》之外,还有北京曹学会的《曹雪芹研究》、贵州的《红楼》和河南邓州的《红学研究》、江苏红学会的《红楼文苑》等一批地方、民间组织的刊物,都按照主流红学的路子向前迈进,团结红学专家及大量的民间红学爱好者,并为草根红学爱好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围绕这三个主流机构,形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专、兼、群相结合的庞大的、有形和无形(自学、与主流有交,也包含众多有学术见识和修养的草根红学痴迷者)红学研究团体与队伍。除了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三面大旗外,当前活跃在海内外的北京曹雪芹学会,虽历经坎坷,但顽强地迈开稳健的步伐,从容向前。到目前为止,中国红学会与北京曹学会这红学大车的双轮一起驱动,形成了合力,成为主流红学主要方面军。这是时代发展使然,尤其在当今,学术生态环境宽松、网络发达,人们可自由自在地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然而,因人心浮躁,不珍惜来之不的、宽松的、学术生态环境,毫无根据、信口开河的乱说一顿,加之极端功利主义的驱使,造假、戏说红楼的不良现象时有发生,还有新闻队伍中少数人红学基础常识的缺失,猎奇、炒作误导大众,特别对工作、学习、生活节奏加快的人群,坐不下来读大部头《红楼梦》及相关学术资料和论文,只有在通过经炒作的影视这一快餐懵里懵懂中接触“伪红学”,这是一种可怕的误导。同时,有个别人摆出反传统、反潮流正统红学家的架势,以我为中心,横扫一大批作风正派、有突出贡献的老专家、老学者,打出悲情牌,妄图混淆视听,制造事端,恶意地中伤主流红学机构。尽管只是昙花一现,但其破坏力之大是显而易见的。难作为有良心的中国人,不应该理直气壮地把好主流红学这一门槛,正确引导大众沿着规范化的学术路子,捍卫真理,扫除阴霾?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一批年轻学者沿着正确、规范的学术道路茁壮成长。红学后继有人,这无论是红研所、中国红学会,还是北京曹学会,在培养、扶持新生力量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功德无量!红学走到今天,多元化文化异彩纷呈,用主流红学、用主流意识、用核心价值观培养青年一代刻不容缓,这是主流红学家们肩负的时代使命,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的主流红学机构、民间团体、老的专家、学者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与戏说者、与造假者争夺年青一代,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敢于担当,向海内外传达原汁原味红学正能量(原载邓州《红学研究》2014年卷)

 

红学研究经典名著红学家红学专家曹雪芹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红学研究要理直气壮地坚守主流门槛——在廊坊纪念曹雪芹逝世25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发布于2021-06-01 21: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