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柏杨白话版版:

孝灵皇帝上之下熹平四年(公元175年)

春,三月,诏诸儒正《五经》文字,命议郎蔡邕为古文、、隶三体书之,刻石,立于太学门外,使后儒晚学咸取正焉。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馀两,填塞街陌。

柏杨白话版:175年(东汉·熹平四年)

春季,三月,东汉王朝皇帝(十二任灵帝)刘宏(本年二十岁)下诏:命儒家学派高级知识分子,严格校正五经文字。命参议官(议郎)蔡邕,用“蝌蚪文”“大篆”“隶书”三种字体书写,刻在石碑上,竖立国立大学(太学)门外,使以后儒家学派学者及知识分子,作为标准。石碑刚竖立时,前来参观抄写的,每天有千余车辆,从四面八方云集,填满大街小巷。

读书笔记:儒家经典的进一步整理规范,更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传播。但是同时,也是儒家思想走向僵化的开始。

柏杨:这就是名震学术界的“一字石经”;五经不是传统的《诗》《书》《礼》《》《春秋》,而是《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礼记》《论语》。十五年后的一九〇年,迁都长安,洛阳全毁,石经也受到严重破坏。三世纪九〇年代时,陆机写《洛阳记》,记载说:“国立大学,在洛阳城南开阳门外,讲堂长十丈,广二丈。讲堂前有石经四部、石碑四十六枚。西边《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十六枚石碑还在,十二枚石碑毁坏。南边《礼记》十六枚石碑全毁。东边《论语》三枚石碑也全毁。《礼记》碑上,有议论官【谏议大夫】马日磾、参议官【议郎】蔡邕的名字。”可看出石经的命运。至于用三种字体书写,宋帝国赵明诚在他的《金石录》中说:“石经于一七五年竖立,字由蔡邕用隶书【八分】书写,《后汉书·儒林传序》说:‘分蝌蚪文、大篆、隶书。’记载错误,事实上只有蔡邕所写的隶书一种。”因之也称“一字石经”;又因竖立于“熹平”年号之年,又称“熹平石经”。关于石经,至今仍有文字留下来的,共有七种:其一,就是“熹平石经”;其二,“正始石经”【二四一年】;其三,“开成石经”【参考八三七年】;其四,“广政石经”【九四四年】;其五,“北宋石经”【一〇六一年】;其六,“南宋石经”’【一一四三年】;其七,“清石经”【一七九一年】。迄今,只有唐王朝的“开成石经”仍存陕西省西安市,“清石经”仍存北京市,比较完整,其他都已残缺不堪,不能阅读。


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白话文,资治通鉴在线阅读, 资治通鉴简介续资治通鉴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读《资治通鉴》887发布于2021-07-09 11: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