蛊之一词,由来远矣。

      甲骨文中,就有蛊之一字。如图:

      蛊是一个象形字,从皿,内有二(不等)虫。器皿中之虫也。(另有说法为虫食之毒——自体外吃进来的毒。也有说法为制蛊的方法——在器皿内放入多虫。)

        在甲骨文中,蛊同灾、祸、咎等字一样,属于频率较高的灾祸词

       

      近代学者认为,蛊在卜辞中有两种用法, 一是作名词, 表蛊毒, 二是作动词, 为灾祸义。甲骨文字典中,引用了以下卜辞:

        贞:母丙亡蛊?(《乙》1926)(母丙者,殷人称逝者也,此处蛊与亡灵已经产生联系,原骨见图)

       

        贞:王唯蛊?贞:王不唯蛊?(《合》286)

        此外还有一些记载如:

        有齿,唯蛊虐?(《乙》7310)

     由于卜辞语句简短,并未明示“蛊”的确切含义,故今人的解释往往是各抒己见。但从卜辞中,明显可以看出,蛊是导致“病”的原因。比如殷人认为齿病、骨病都可能由“蛊”所致。但我们同时也可以看出,蛊应该并不是一种肉眼可见的虫,因为无论是骨还是齿的疾病,是不可能生成肉眼可见的成虫的。可见殷人对蛊是一种联想,将疾病与虫(看不见的)产生了联系。比如病——卜辞中另有“龋”字(《合》232),其形象就是牙齿中,有一条虫(见图)。可以证实殷人确实将齿病与虫联系在了一起。人们把这种假想的致病之虫称为“蛊”,自然因“蛊”而致的疾病也自然被称作“蛊”。同时,此时的蛊,并未与人为因素等发生联系,证明上古时期,蛊作为一种疾病,应该是客观产生的,并不是由人制造,用以加害于人的一种手段。

       

         而到了周代,蛊的记载就多了起来。   

     《周礼 秋官》 中有一个这样一个职务—庶氏,掌除毒蛊,以攻说禬之、嘉草攻之。凡驱蛊,则令之,比之。这个职务就是专门消除蛊的,使用的方法是祈求外加使用药物”嘉草“。(东汉郑玄注:毒蛊,虫物而病害者。)   

     《左传·昭公·昭公元年》赵孟问秦国的名医医和:「何谓蛊」。医和对曰:「淫溺惑乱之所生也。于文,皿虫为蛊谷之飞亦为蛊。在《》,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这里涉及到一个周易蛊的解释问题,比较复杂,因为跟本文讨论的蛊毒关系不大,不再多言)。皆同物也。」赵孟曰:「良医也。」厚其礼归之。(晋平公是沉迷女色致病,医和认为这是淫溺惑乱,与蛊乃同物尔,类同的还有“谷之飞” 等。)。

      山海经中关于预防蛊疾的记载亦有多处: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其中多鱼……食者无蛊疾,可以御兵。其中多三足鳖,枝尾,食之无蛊疫等等。(这里提出的均为预防蛊——病的药物,没有指出蛊具体是什么,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蛊与疫,已经发生了融合。疫指的是具有流行性,传染性的疾病,则蛊在这一时期,也融入了流行性、传染性的含义。)

     随着时代发展,到了先秦两汉时期,这一时期是一个中国地方文化大交流大合并的时期(大一统王朝的建立)。这一时期,蛊的内涵,由传统,由虫——致病。发生了改变,开始进一步吸收邪、毒、神的一些特征,并逐渐由客观疾病向人为因素转变,向后世的独特的蛊含义发展。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蛊”:“蛊,腹中虫也。《春秋传》:皿虫为蛊,晦淫之所生也,枭磔死之鬼亦为蛊。”这里蛊被赋予了枭磔死之鬼的属性,古人认为强死之鬼具备祸害生人的能力,自然蛊也具备这样的能力。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是现知我国最古的医学方书,全书为九千九百十一字,抄录于一高约24厘米、长450厘米长卷之后5/6部分。

       该书中,蛊作为一个专门的病种。共给出了以下五种治疗方式:

        囗蛊者:
        燔扁(蝙)辐(蝠) 以荆薪, 即以食邪者(四三五)。(蛊与邪
        燔女子布, 以饮(四三六)。
        囗蛊而病者∶ 燔北乡(向)并符, 而(蒸)羊尼, 以下汤(淳) 符灰, 即囗囗病者,沐浴(蛊可由符治疗)
       病蛊者∶ 以乌雄鸡一、 蛇一, 并直(置) 瓦赤铺(釜)中, 即盖囗,囗东乡 (向)灶炊之, 令鸡,蛇(四三八) 尽 ,即出而冶之。令病者每旦以三指三最(撮) 药入一 (杯)若鬻(粥)中。(此处虽然是治疗蛊病的方法,但出现了不同动物关入同一器皿的操作,很有意思)

       蛊, 渍女子未尝丈夫者【布】囗囗(杯),冶桂入中令毋臭, 而以囗饮之(四四一)。(著名的女子布)

       而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成书汉代)中,收有许多具备治疗蛊毒作用的药材,证明当时认为蛊毒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其所收录的365味药材中,可以用来治疗蛊毒的药材约有38味之多。(《神农本草经》中所有的“ 鬼疰蛊毒 ”相关药品共有43味,以下品药物为多。其中仅治疗“蛊毒”的中药有19中,仅治疗“鬼疰”的中药有19种,而兼治“鬼疰、蛊毒”的中药有19种。(鬼痊者,鬼病也,字面上说鬼为致病之因。这个病在古代很有意思,又叫住病,专门说一说:隋代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  卷二十四  鬼注候》:“注之言住也,言其连滞停住也。人有先无他病忽被鬼排击当时或心腹刺痛或闷绝倒地如中恶之类,其得瘥之後,余气不歇,停住积久,有时发动,连滞停住,乃至受于死死后注易旁人,故谓之鬼注。”张纲《中医百病名源考  传尸》:”传尸者,古劳瘵一病之又名也。盖劳瘵之病古名传尸者,本谓其尸气病人,而复致人死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了解。)

       随意列举如下:

       蜈蚣:主鬼疰 ,蛊毒 ,啖诸蛇 、 虫 、鱼毒 (这里蛊毒已经与简单的食虫之毒——啖虫毒,发生了区分,成为了单独的类别)

       石下长卿:主鬼疰、精物 ,邪恶气;杀百精 ,蛊毒、老魅、注易 ,亡走 ,啼哭,悲伤、恍惚 。(徐长卿很厉害的)

       鬼臼:主杀蛊毒 ,鬼疰,精物 ,辟恶气不祥 。

       此时,蛊已经与鬼、邪等等开始发生交集(可以由同一种属性的药物来进行治疗,自然具备同样的特征)。《神农本草经》既将虫毒 、 蛇毒 、蛊毒等分列,如:“ 蛇蜕 :虫毒 ” ,“ 瞿菌:蛇螫毒 ”,“彼子:蛇螫,蛊毒 ”,“蜈蚣 :蛊毒、啖诸蛇虫鱼毒 ”等,又将蛊毒与鬼疰并为一词 。说明此时,蛊毒既有源自上古—虫致病的客观一面,又开始吸收邪气、恶气、精怪、鬼怪的一些主观特点,逐渐变得邪恶起来。同时,该书中仍未提出蛊的人为属性,表明蛊在此时,应该还是属于客观自然的一种疾病

       但随着时间推进,汉代以后的许多医学文献,从《肘后方》、《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外台秘要》,到《圣济总录》、《本草纲目》、《证治准绳》等,都有关于“蛊”的记载。而此时,蛊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兼备了人为属性、主观害人属性等等特征,变得与如今我们关于蛊的概念趋向一致。

       孙思邈千金要方》描述为:“蛊毒千种,种种不同,或下鲜血,或好卧暗室,不欲光明,或心性反常,乍嗔乍喜,或四肢沉重,百节酸痛,状貌说不可尽。亦有得之三年乃死,急者一月或百日即死。其死时,皆从九孔中或于胁下肉中出去,所以出门常须带雄黄、麝、神丹诸大辟恶药,则百蛊、猫鬼、狐狸、老物精魅永不敢着人。养生之家大须虑此。”(明确提出了蛊的预防)

       又言:凡人中蛊,有人行蛊毒以病(使动用法,使之病)患者,若服药知蛊主姓名,当使呼唤将去。若欲知蛊主姓名者,以败鼓皮烧作末,饮服方寸匕,须臾自呼蛊主姓名者,可语令去则愈。(呼蛊主名治疗法

      《隋书·地理志下》记载:“其法以五月五日聚百种虫,大者至,小者至虱,合置器中,令自相啖,余一种存者留之。蛇则曰蛇蛊,虱则曰虱蛊,行以杀人。使人食之入腹,蛊食其人五脏人死则其产业移入蛊主之家。三年不杀他人,则畜蛊者自钟其弊。累世子孙相传不绝,亦有随女子嫁焉。”

       至此可以看出,到隋唐时期,蛊的概念已经彻底形成,其含义为:人为制造的,以加害他人为目的的,采用虫(包含蛇,蛙等)制成的,一种可以导致他人病患乃至死亡的事物(隋书中还有谋夺他人家产的能力,此其能力之一)。

      综合来讲,还有以下一些结论:

      1、蛊的概念从上古产生到最终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时期。

      2、早期的蛊,华夏民族(后来的汉族)的制造物

      3、早期的蛊,发源于中原地区

      4、古人认为,蛊是可以通过一定方法预防的。

      5、古人认为,蛊造成的疾病是可以治愈的。

    

     

 

 

蛊考,起源,蛊,器皿,山海经,孙思邈蛊考,起源,蛊,器皿,山海经,孙思邈蛊考,起源,蛊,器皿,山海经,孙思邈蛊考,起源,蛊,器皿,山海经,孙思邈


延伸资源下载(东西方哲学经典古籍汇总、四库全书、杨公风水经典古籍、玄空风水古籍、八宅古籍、生基秘法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蛊考(一)起源发布于2021-09-20 13: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