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兴庆宫公园位于西安交通大学北门对面,是伴随着交大内迁而几乎同时建设起来的遗址公园。这里承载了笔者太多求学时期的记忆,总的游览次数不下百次,回想起来,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仍然荡漾在亭畔,好兄弟似乎还在一起沿着水岸漫步,北门的烧烤,南门的长富宫,还有春天郁金香,一切仿都在昨日……虽然之后兴庆宫公园屡有修建,但是其营造的建筑无论形式,还是细节都很难说经得起历史的考证,且目前西南角花萼楼附属日字廊院等部分遗址已经有了造假嫌疑,深切于此,怎不痛心……笔者对兴庆宫的复原始于勤政务本楼(具体见勤政务本楼复原一文),之后对兴庆宫的研究日益拓展,对其格局的认识也逐步深入,虽然前人做了很多类似工作,但总体而言,无论是史料发掘的深度,还是复原的逻辑性都稍有欠缺,为此专为此文,以为补充。后因朋友引荐,接触到兴庆宫有可能进行数字化的复原,本文有可能作为前期基础性的复原论证报告,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由于不涉及任何商业机密,且复原版权也属于笔者学术以及对历史负责的角度出发,复原工作也应该接受大家的监督和各界的批评。为此将此文公开,以期望获得更加完美的复原结果和修正意见,也希望自己的工作可以对唐兴庆宫实体复原工作产生积极的意义,在此提前感谢各位……



1  唐兴庆宫历史概要

唐兴庆宫坐落于唐长安城东部,春明门大街的北部,东临长安外郭城,北靠永嘉坊,西接胜业、安兴坊,南临政坊,其西南角就是长安东市。兴庆宫与长安里坊的对应关系如图1-1所示。
1?1长安里坊图
(龚国强.有关隋唐长安城城门的几个问题[J].华夏考古,2018(06):16-21+42.)

1.1   原始格局改建时期

兴庆宫原为隆庆坊,唐玄宗为藩王时,与诸兄弟居住此坊,号称五王宅。玄宗即位后为避其名讳,改称兴庆坊,并于开元二年(714年),将该坊为离宫,称之为兴庆宫,之后开始进行大规模改建,为玄宗移仗兴庆宫听政做前期的准备。
在开元八年(720年)在宫的西南角新建了勤政务本楼以及花萼相辉楼,而位于原兴庆坊西北角处的大同殿一组建筑群落,也大约建于此时。这一时期的兴建,基本上仍然是在原兴庆坊的格局上进行的,整个兴庆宫外宫墙仍然维持兴庆坊的原貌,因此此时期可以称之为兴庆宫原始格局改建时期(开元二年至十四年),如图1-2所示。
1?2 兴庆宫原始格局

1.2  外扩格局改建时期

开元十四年(726年),兴庆宫开始外扩,北墙向北扩展,占据了原景风门大街以及永嘉坊的南半部,同时西宫墙又向西外扩,将胜业坊东坊墙向西内移(长安城考古表明该坊墙内退了80m左右,考虑到该坊之北是安兴坊,其南正对永嘉坊被扩充的部分,其东墙是否也与胜业坊一起内退了80m不详,待考),史称这次拓展是“又取永嘉、胜业之半以置朝(堂)”,也就是将百官官署和皇帝日常政务办公区域进行建设,同时在长安外郭城东墙之内筑夹城复道,皇帝可以直接从大明宫皇家内苑通过夹城越过通化门登道后进入兴庆宫。
开元十六年(728年),官署和办公区域基本完成,唐玄宗于是年正月正式移仗兴庆宫听政,兴庆宫成为正式宫殿,与位于长安城北部的西内太极宫,东北部的东内大明宫并列,因位于二内之南,又称之为南内,至此唐长安有了三所正式宫殿,合称三内。之后兴庆宫仍有陆续兴建,到了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一说开元二十年),开始拓展西南角的花萼楼,并在同年十二月毁东市东北角和道政坊西北角以广花萼楼前,同时又自春明门向南增筑夹城,直抵曲江,使得大明宫、兴庆宫以及曲江池可以通过夹城复道直接连通,皇帝可以潜行直抵,外人莫测。兴庆宫南墙20m外第二道宫墙(南夹墙)或许也是该时期建设的(南外扩),至此兴庆宫的格局基本确立,之后的兴建都是在此格局上进行的,这一时期的建设可以称之为兴庆宫外扩格局的改建时期(开元十四至开元末)如图1-3所示。
图 1?3 兴庆宫外扩格局
天宝之后仍有陆续兴建,兴庆宫西南角考古发掘的诸多天宝时期的瓦片也证实了这种陆续的修建过程。到天宝末年,兴庆宫的兴建基本上达到极盛时期。不过好景不长,随之爆发了安史之乱,叛军攻克长安,长安宫室毁坏严重,兴庆宫内建筑也多有损毁(史馆等院落都有损坏,多种史料也都烧毁殆尽),随着玄宗的退位成为上皇,兴庆宫的政治地位也逐渐降低,在唐代中后期沦落成太上皇、皇太后及其他后妃的居住之地,虽屡有修缮,最终在唐末骚乱时彻底毁坏。

1.3  唐兴庆宫与西安城

兴庆宫外宫墙遗址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长安城考古发掘时已经基本探明(外扩格局),呈现为东西1080m,南北1250m的长矩形布置,其,南夹墙,其南墙(夹城墙)与今咸宁西路平行,在路北84m处,其西段在今兴庆公园内,东段在今西安理工大学校内,该墙长度1080m。南宫墙在南夹墙以北20m处,与南夹墙平行,著名的勤政务本楼骑该墙而造,宫墙东西长度1080m。西宫墙南段在今兴庆公园内,兴庆西路(兴庆公园西门外)以东90m处(此数据与实际稍有差别,按照勤政务本楼遗迹推测,该数据大概在120m-130m左右),其北段在八仙宫以南,全长1250m。北宫墙东段在今伞塔路以南约100米处,其西段在今八仙宫以南,全长1080m。东宫墙南段在今西安理工大学校南门内,咸宁西路以北,全长1250m。唐兴庆宫与当今西安市城区的对应关系如图1-4所示。
图 1?4  唐兴庆宫与西安城区的对应关系
现今兴庆宫是1958年在原兴庆宫遗址的基础上修建的,公园只是原唐兴庆宫的西南部分,公园占地面积780亩,其中湖面150亩,是西安市最大的城市公园,公园的修建对当时的遗迹有所破坏,目前保存相对完整的遗迹为勤政务本楼遗迹,如图1-5所示,其他遗迹基本不存。
图 1?5 唐勤政务本楼遗迹


2  唐兴庆宫兴建沿革

兴庆宫从开元二年置宫开始,建设一直都在持续进行,到天宝末期整个宫室的建设达到极盛状态。安史之乱爆发后,其政治地位开始逐步衰落,成为了太上皇和后妃的驻跸之地,之后虽有屡次修建,其格局仍未超出开元末期规模。

2.1 史料整理原则

与唐兴庆宫建设、或与其内部殿宇名称、布局相关的史料集中在诸多正史、志书以及文人笔记中,主要包括:《唐六典》、《大唐开元礼》、《大唐郊祀录》、《集贤注记》、《旧唐书》、《新唐书》、《唐会要》、《玉海》、《册府元龟》、《长安志》、《资治通鉴》、《雍录》、《唐两京城坊考》、《陕西通志》、《咸宁县志》、《明皇杂录》、《东观奏记》、《中朝故事》、《次柳氏旧闻》、《城录》以及《隋唐嘉话》等,这些史料相对繁杂,且多以故事或者事件发生的形式陈述,很多史料多有重复,与宫殿格局和建设无关。
史料整理原则:
1.在时间尺度上,整理从开元二年到天宝末期及唐肃宗初期的史料;
2.在内容范围上,抽取其中与建筑布局、宫城建设、殿宇名称相关的内容,合并相同记录,删除故事性或者传说等无关内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结果。

2.2 兴建历史沿革

2.2.1 开元二年置宫

《唐会要-卷三十》载:“开元二年七月二十九日,以兴庆里旧邸为兴庆宫。初,上在藩邸,与宋王等同居于兴庆里,时人号曰五王子宅。至景龙末,宅内有龙池涌出,日以浸广,望气者云:有天子气。中宗数行其地,命泛舟,以驼象踏气以厌之,至是为宫焉。”
《玉海-兴庆宫条》载:“开元二年九月,尽以隆庆旧邸為兴庆宫,而赐寧王、薛王第於胜业坊,申、岐二王居安兴坊环列宫侧。”

2.2.2 开元八年置勤政、花萼二楼(一说开元二年置楼,今从韦述说)

《玉海-兴庆宫条》载:“于宫西南置楼,西曰花萼相辉之楼,南曰勤政务本之楼(一本作开元二年七月於是宫置楼,韦述《东京记》开元八年造二楼)。”(有关勤政楼及花萼楼讨论将在复原章节进行,而与二楼相关的史料很多,各种史料的汇总请参考:楊爲剛.建築·空間·書寫:唐興慶宫花萼相輝勤政務本樓研究[J].中华文史论丛,2015(03):257-311+399.)

2.2.3 开元十四年西、北外扩置朝堂、筑夹城

《唐六典-尚书工部》载:“至十四年,又取永嘉、胜业坊之半以置朝堂,自大明宫东夹罗城复道,经通化门磴道潜通焉。”

2.2.4 开元十六年移杖兴庆宫听政

《唐会要-卷三十》载:“至十六年正月三日,始移仗于兴庆宫听政。”
《册府元龟》载:“十六年正月戊戌朔始听政于兴庆宫,朝贺如常仪(臣钦若等曰:兴庆宫听政自此始)。”

2.2.5 开元十六年置龙池坛(五龙坛)及祠堂(龙堂)

《唐会要-卷二十二》载:“(开元)十六年,诏置坛及祠堂。每仲春将祭,则奏之,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有龙见于兴庆池,因祀而见也,敕太常卿韦绦草祭仪。”

2.2.6 开元十六年宴群臣于兴庆楼(兴庆门)

《册府元龟》载:“十六年正月庚子御兴庆楼宴群臣。”

2.2.7 开元十八年拆兴庆宫通乾殿,于长乐坊置兴唐观

《唐会要-卷五十》载:“兴唐观,长乐坊,本司农园地,开元十八年造观。其时有敕,令速成之,遂拆兴庆宫通乾殿造天尊殿,取大明宫乘云阁造门屋楼,白莲花殿造精思堂屋,拆甘泉殿造老君殿。”

2.2.8 开元二十三年置龙池圣德碑(天宝二载重立)

《唐会要-卷二十二》载:“二十三年五月一日,宗子请率月俸于兴庆宫建龙池圣德颂,以纪符命,望令皇太子、中书令张九龄、礼部尚书李林甫充检校使,从之。五日,宗子请令宁王宪题额,侍中裴耀卿充模勒使(至天宝二年五月五日,又重建立,殿中监褒信王璆撰文,皇太子书并题额。)”

2.2.9 开元二十四年置集贤院,在和风门外横街之南

《唐会要-卷六十四》载:“集贤院,西京在光顺门大衢之西,命妇院北,本命妇院之地,开元十一年分置,北院全取命妇院旧屋;东都在明福门外大街之西,本太平公主宅。十年三月,始移书院于此,西向开门,院内屋并太平公主所造;兴庆宫院,在和风门外横街之南,二十四年,驾在东都,张九龄遣直官魏光先入京造此院;华清宫院,在宫北横街之西)。”
唐韦述-《集贤注记》载:“兴庆宫集贤院在和风门横街之南,东隔水巷邻中书省,西接上(尚)舍内局,南隔巷即弘文馆,北街殿中省。扇院并有廊,后官厨。院内东西二十三步,南北三十三步。知院事学士正厅五间五架,厅东侠室两间三架,判院学士居之。东行四间五架,学士居之。西行四间五架,院内杂库及内史居之。南行十间两椽,分为厨库及抄写食所。院内杂树十余株,兼有假山丛林,清凉荫映。中门之外道西步廊两门(门前东西有长廊,即是中书西和风门。每日初晓,宰相入省及仗下后百僚有向中枢就执政咨决事者,皆由于此)。”

2.2.10 开元二十四年广花萼楼、筑夹城

《唐会要-卷三十》载:“二十四年六月,广花萼楼,筑夹城至芙蓉园。十二月三日,毁东市东北角,道政坊西北角,以广花萼楼前。”

2.2.11 开元二十九年舍大同殿(正殿)而为法堂,供奉太上老君

《册府元龟》载:“开元二十九年三月,亳州奏老君庙九井先涸……一昨迎到,便于兴庆宫大同殿,安置瞻睹,与梦中无异,卿等可入观之……爰舍正殿以为法堂,是尊是崇,至敬至极,殊常之礼,将万福而俱臻……”

2.2.12 天宝二载重建龙池圣德碑(同7条)

2.2.13 天宝三载三月癸酉兴庆宫合炼院芝草生一本六茎。

《册府元龟》载:“(天宝)三载三月癸酉兴庆宫合炼院芝草生一本六茎”

2.2.14 天宝七载、八载大同殿生玉茎

《旧唐书-卷二十四》载:“七载二月,于大同殿修功德处,玉芝两茎生于柱础上。五月,玄宗御兴庆殿,授册尊号曰开元天宝圣文武应道皇帝……八载六月,玉芝产于大同殿。”

2.2.15 天宝十载,兴庆宫造交泰殿成(《唐六典》也载有交泰殿,按《六典》成书于开元二十六年,说明在此之前兴庆宫已经有交泰殿了,天宝十载的交泰殿可能是重修/新造)。

《唐会要-卷三十》载:“十载四月二十一日。兴庆宫造交泰殿成。”

2.2.16 天宝十三载筑兴庆宫城并起楼。

《唐会要-卷八十六》载:“十三载十月十七日,和雇华阴、扶风、冯翊三郡丁匠及京城人夫一万三千五百人、筑兴庆宫城并起楼,四十九日毕。”

2.2.17 天宝十三载御跃龙殿门张乐宴群臣。

《旧唐书-玄宗本纪》载天宝十三载:“丙午,御跃龙殿门张乐宴群臣,赐右相绢一千五百疋,彩罗三百疋,彩绫五百疋;左相绢三百疋,彩罗绫各五十疋;余三品八十疋,四品五品六十疋,六品七品四十疋,极欢而罢。壬戌,御勤政楼大酺。北庭都护程千里生擒阿布思献于楼下,斩之于朱雀街。”
以上便是开元、天宝期间有关兴庆宫兴建或格局的相关史料,不同史料之间也有矛盾,总的来说对于理解兴庆宫兴建、外扩历史以及布局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例如在开元二十九年之前大同殿其实一直作为名义上的正殿,符合礼制上的需求,虽然在事实上从未在其举行过大朝会,但在功能上却基本等同于太极宫承天门(或太极殿)以及大明宫的含元殿,之后该殿成为皇家道教法堂,祭祀太上老君并举行道教活动,正殿与正衙的主要功能便集中在了兴庆殿。


3  复原的原则与方法

有关兴庆宫的平面复原,前人做了很多的工作,包括建筑历史学家傅熹年先生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中的平面复原、李百进先生的平面复原以及对于花萼楼和勤政楼的想象复原、建筑历史学家杨鸿勋先生有关勤政楼以及西南区域的复原、窦培德,罗宏才等学者对于勤政楼和花萼楼复原的初步研究等,这些前辈的研究工作很有参考意义,但在文献整理搜集的深度上,方案复原逻辑上仍然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本复原尝试去解决其中的某些问题。

3.1 复原参考

3.1.1 确定性参考

唐兴庆宫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长安城的考古发掘中已经基本确定了其宫城的主要范围和西南部的基本情况,部分殿宇的位置也大致清楚,因此这些发掘数据可以作为确定性的复原参考。这些参考主要包括:
《唐代长安城考古纪略》、《唐长安城地基初步探测》、《唐长安兴庆宫发掘记》、《再论唐兴庆宫勤政务本楼的位置》等资料,与典籍记载或者图像记载不一致的地方,以考古数据为准。

3.1.2 辅助性参考

有关唐兴庆宫的大体布局,历代典籍多有描述,虽然矛盾众多,但对于兴庆宫的平面复原而言却具有不可取代的参考意义。这些典籍包括:
编纂完成于开元二十年《大唐开元礼》、开元二十六年的《唐六典》、开元末期的《集贤注记》、唐贞元九年《大唐郊祀录》、宋敏求《长安志》、宋元丰三年吕大防《长安图》、宋刻《兴庆宫图》、《唐两京城坊考》、《唐会要》、《册府元龟》、《陕西通志》、《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以及《咸宁县志》等典籍记录。

3.1.3 其他参考

对于宫内官署、朝堂的布局方式以及主要的功能分区、例如朝堂(办公官署)、寝宫(内廷生活区)等区域,古代典籍纪录颇少,方位等都不明确,但从《集贤注记》的记载来看,兴庆宫内官署也很多,这些官署区域在兴庆宫基本布局确定的基础上,太极宫、大明宫、洛阳宫的布局并结合礼制需求作为复原的辅助参考。
部分建筑(有地面遗迹的,如勤政楼和花萼楼附属日字型廊院)及其式样的复原,依据我国现存唐代遗构(并结合与唐风较为一致的五代-辽-宋初时期的建筑作为参考)、日本奈良遗构、敦煌壁画、墓葬壁画以及其他的图像或史料作为辅助性参考。

3.2  复原时期与方法

3.2.1 复原时期

兴庆宫自建宫起,就一直处于修建和修复过程中,其格局经历原始格局和外扩格局,本次复原以天宝末期的兴庆宫的扩建格局作为复原的主体格局

3.2.2 复原方法

复原工作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因此,对于有考古发掘支撑的依据考古数据,没有考古支撑的依据历史典籍记载并结合其他宫室格局进行推测;史料的价值按照时间顺序以早期史料,尤其是唐代史料作为复原的主要依据,其他史料次之;对于史料中有明显错误的记录不予采纳,其他记录则作为有效的补充;对于史料之间均解释不清楚的地方,以现实合理性作为依据。
史料价值:唐 > 五代   明清
去除明显的记录错误外,五代、宋代史料具备明显补充意义,其他史料则仅具参考意义。


4  唐兴庆宫平面复原

本章从唐、宋等早期文献的梳理开始进行唐兴庆宫的复原工作,早期文献对于布局最具备参考意义的文献是《唐六典》、其次是《长安志》、以及宋代的三张兴庆宫图,包括宋元丰三年的《兴庆宫图》、《长安图》中的兴庆宫部分以及《雍录》记载的兴庆宫殿宇大致方位图,可以相互参照并纠正彼此。

4.1 古代文献及其平面布局

4.1.1 《唐六典》分析

在《唐六典》中“尚书工部”一卷,有关兴庆宫的描述为:
“兴庆宫在皇城之东南,东距外郭城东垣(即今上龙潜旧宅也,开元初以为离宫。至十四年,又取永嘉、胜业坊之半以置朝堂,自大明宫东夹罗城复道,经通化门磴道潜通焉)。宫之西曰兴庆门,其内曰兴庆殿(即正衙殿,有龙池殿)。次南曰金明门,门内之北曰大同门,其内曰大同殿。宫之南曰通阳门,北入曰明光门,其内曰龙堂。通阳之西曰花萼楼(楼西即宁王第,故取诗人棠棣之义以名楼焉)。东曰明义门,其内曰长庆殿。宫之北曰跃龙门,其内左曰芳苑门,右曰丽苑门。南走龙池,曰瀛洲门,门内曰南薰殿。瀛洲之左曰仙灵门,北曰新射殿(又有同光、承云、初阳、飞轩、玉华等门,飞伦、交泰、同光、荣光等殿。初,上居此第,其里名协圣讳,所居宅之东有旧井,忽涌为小池,周袭才数尺、常有云气,或见黄龙出其中。至景龙中,潜复出水,其沼浸广,时即连合为一,未半岁而里中人悉移居,遂鸿洞为龙池焉。盖符命之先也)。”
通过对上述史料的解读,可将兴庆宫的布局分成四个区,即南墙区、西墙区、北墙区以及龙池北岸区,其中:
一、南墙一区为:宫南墙有两个门,东边为通阳门,西边为明义门。通阳门以内是明光门,明光门以内是龙堂,通阳门以西是花萼楼。明义门之内是长庆殿。
二、西墙一区为:宫西墙有两个门,南边为金明门,北边为兴庆门。金明门以内靠北的地方为大同门,大同门以内是大同殿。兴庆门以内为兴庆殿,其内还有一殿为龙池殿。
三、北墙一区为:北墙只有一门叫做跃龙门,门内靠左是芳苑门,靠右丽苑门。
四、龙池北岸一区为:正对龙池的是瀛洲门,门内是南薰殿。瀛洲门的左侧是仙云门,其北是新射殿。
《唐六典》成书于开元二十六年,以上描述反映的应该至少是开元二十六年兴庆宫的基本格局,也就是外拓之后的兴庆宫格局,该描述相对简略,应该是兴庆宫的大体布局或者地标性建筑的布局,原文中小字部分也说明有很多的具体院落和布局并没有交代清楚,根据该描述绘制《唐六典》的兴庆宫基本格局如图4-1所示。

图 4?1  《唐六典》兴庆宫基本格局

4.1.2 其他典籍分析

将《玉海》、《长安志》、《唐会要》、《雍录》、《郊祀录》、《陕西通志》、《两京城坊考》等典籍中有关兴庆宫布局、殿宇型式的纪录中合理且明确的部分予以梳理,重复部分予以合并。(这些史料中包含很多不合理并且是明显错误的记录,如《长安志》中将龙池放在南薰殿之北,跃龙门之南;把兴庆殿定位在通阳门北等,这些错误已开后世舛误之先,故宋程大昌在《雍录》说《长安志》“细细校之,仍不免时有驳复也”,其又附兴庆宫图一张,以示考证,其图与唐六典记录基本相同。
《玉海》中载:
“会要大中五年诏修明光楼[在兴庆宫]”。
“上皇居兴庆宫每置长庆楼,南俯大道,徘徊观览,父老过之皆拜舞而去”。
“乾元元年八月甲辰,上皇诞日于金明楼[在兴庆宫]宴百官赐綵五百匹”。
“元和三年十月修南内殿十三間墻舍共一千六百間及勤政樓明光樓”。
“元和十四年三月,诏左、右军各以官健二千人修勤政楼”。
“至德二载(唐肃宗)十一月二十七日。修史官太常少卿于休烈奏曰,国史一百六卷,开元实录四十七卷,起居注并余书三千六百八十二卷,在兴庆宫史馆,并被逆贼焚烧”。
“驾在兴庆宫,(翰林)院在金明门内”。
《唐会要》中载:
“天宝十载四月二十一日。兴庆宫造交泰殿成”。
“元和十四年三月。诏左右军各以官健二千人修勤政楼”。
“太和三年十月。敕修南内大同殿十三间及勤政楼明光楼”。
“大中五年,诏修明仪楼”。
“元和元年正月,上尊号曰应干圣寿太上皇,其月十九日,崩于兴庆宫之咸宁殿(年四十六),七月,葬丰陵,谥曰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庙号顺宗”。
《长安志》中载:
“宫之正门西向,曰兴庆门”。
“西南曰勤政务本楼(楼南向)……其西榜曰花萼相辉楼”。
“宫之正殿曰兴庆殿,(即正衙殿也)”。
(大同殿)有钟楼、鼓楼”。
“太和三年,修大同殿十三间”。
大同门西曰金明门,内有翰林院”。
“宫内正殿曰兴庆殿……,其后曰文(交)泰殿”。
勤政楼东曰明光楼……,其内曰龙堂五龙坛。”
“宫内有义安殿……积庆殿……宜天门”。
金花落,在宫之东,俗所传盖卫士所居”。
“郭太后崩于宫内冷井殿”。
“天宝十三载,御跃龙殿门张乐宴群臣”。
“池东有沉香亭”。
“行中宫至睿武门”(有关睿武门的记载,后代史料多引述《长安志》,但据最新研究,睿武门是大明宫西夹城中之睿武门,具体请见:贾鸿源.唐李辅国逼迁事件地点新考[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9(03):16-20.)
《大唐郊祀录》中载:
“设五龙位于坛上近北,南向。其坛(五龙坛)勤政楼东(道)通阳门入(内),内宫制,广五成成,高五尺。”
《陕西通志》多引述上述记载,其对《长安志》所载龙池的定位也持怀疑态度“长安志谓明光门内为龙堂而言龙池在跃龙门南误矣”。《唐两京城坊考》虽然也多引上述记载,但内容多有舛误(如龙池与交泰殿的位置等),对此不再赘举。
通过上述史料并结合之前绘制的《唐六典》的兴庆宫格局,将可以基本确定方位或建筑形式(楼/殿)增加到前所绘制《唐六典》兴庆宫基本格局图中,得到兴庆宫史料扩展格局如图4-2所示。
图 4?2  在《唐六典》基础上,依据《长安志》等文献获得的兴庆宫增补格局
通过上述文献记载,可以明确为楼、并且方位大体清楚的建筑为:兴庆门(兴庆宫正门,门朝西,楼式建筑)、金明门(楼)、明光门(楼)、在长庆殿前还有长庆门(楼);跃龙门南应该有跃龙殿及其殿门,五龙坛与龙堂建于同一时期,位于明光门内,另据《大唐开元礼》“兴庆宫祭五龙坛的记载,在坛外围还有一圈矮墙;大同殿为开间十三间的大型殿宇,其殿庭有钟、鼓楼等设施;翰林院在金明门内;勤政楼和花萼楼位于宫西南,沉香亭位于龙池东,而金花落在宫的东边。除了上述较为明确的殿宇外,兴庆宫内还有史馆、冷井殿、义安殿等,这些殿庭位置至今不明。
另,宫内除明义门外,应别有明仪楼,按照上皇(唐玄宗)置酒长庆楼,南俯大道来看,明义门应该不是阁楼形式,如果是阁楼形式,长庆楼(长庆殿庭的门楼)距离明义楼如此之近,是基本不具备南俯大道的条件的,故明义门应该仍然是普通坊门形式,而明仪楼为宫内其他地方别有之楼。

4.1.3 宋图平面分析

目前存世的古人所绘制与兴庆宫相关的布局图,主要有宋元丰三年吕大防的《长安图》(见图4-3)、同时期的《兴庆宫图》(见图4-4)以及南宋程大昌《雍录》中的《阁本兴庆宫图》(见图4-5)。

图 4?3  宋吕大防《长安图》中的兴庆宫部分
图 4?4  宋《兴庆宫图》
图 4?5  南宋程大昌《雍录》中《阁本兴庆宫图》
其它时代兴庆宫图则为明、清到民国各种《地方志》所附之图,从图像价值来看,唯有宋代的三图具备复原的重要借鉴价值,其他各地方志所附之图,由于方志所引信息部分来源的明显错误(如《长安志》所引起的舛误之先),且修志之人并未予以修正,基本上不具备兴庆宫平面复原的借鉴意义,其图在此不再赘述。目前存世的兴庆宫图见表4-1。
表4?1  前人所绘《兴庆宫图》或《南内图
将《唐六典》表述的兴庆宫基本格局(图4-1)、参合其他史料进行增补的兴庆宫扩展格局(图4-2),与宋吕大防《长安图》(图4-3)、宋《兴庆宫图》(图4-4)及宋《雍录》中《阁本兴庆宫图》(图4-5)进行比较可知,宋人对于金花落、初阳门以及其他主要殿宇的位置是基本没有异议的,问题主要在于南薰殿左右廊(或隔墙)、瀛洲门/仙灵门位置及其左右廊(或隔墙)位置以及南北向廊道(或隔墙)的位置,这可能是宋人对当时遗迹所呈现的状态并结合史料记载所造成的不同理解形成的。
据宋敏求(与吕大防同时代稍早,吕图绘制晚于《长安志》)《长安志-卷十一》记载:“南内兴庆宫,在县东南五里,宫墙复道今犹存”,这说明宋代兴庆宫尚有宫墙和夹城复道等遗迹残留,而宫室等建筑应该基本无存了(有关兴庆宫在宋代的具体情况可参照:杨文秀.唐宋时期兴庆宫的变化[J].唐都学刊,1992(04):12-15.)。
通过对这些遗迹现场考察并结合典籍记载来对主要殿宇的位置进行推测确实不是一件容的事情,据宋赵彦卫《云麓漫钞》载“长安图,元丰三年正月五日,龙图阁待制知永兴军府事汲郡吕公大防,命户曹刘景阳按视,邠州观察推官吕大临检定。其法以隋都城大明宫,并以二寸折地一里,城外取容不用折法,大率以旧图及韦述《两京记》为本,参以诸书及遗迹,考定太极、大明、兴庆三宫,不能尽容诸殿,又为别图。”(笔者注:别图为《兴庆宫图》,是《长安图》宫城的详图,二者刊刻于同一时期,具体请参考: 李芳瑶.《长安图碑》新考[J].文献,2012(03):89-97.)。
另,据宋吕大防《长安图》题碑“元丰三年五月五日,龙图阁待制知永兴军府事汲郡吕大防题,京兆府户曹参军刘景阳按视,郑州观察推官吕大临检定,邠州观察支使石苍舒书,工张佑画,李甫安、师民、武德诚镌”。
从吕大防等人制图的过程来看,有考有校、有检有视,是相当严谨的,《兴庆宫图》(图4-4)是《长安图》(图4-3)的详图,是因为《长安图》“不能尽容诸殿,又为别图”。按道理来讲两图不应该有如此大的差距,这些差距在详细考订检视以及现场考察的前提下,不能简单的认定是当时刊刻的错误,从典籍记载的兴庆宫各殿宇的大致位置来看(参考图4-1、图4-2),《长安图》(图4-3)与《兴庆宫图》(图4-4)均是基本符合典籍记载的,考虑到当时兴庆宫已经毁坏,只有宫墙等遗迹的残留,吕大防等人参照文献并对现有的遗迹进行殿宇布局的分析,除了地面已有遗迹部分是确定无误,大家均无异议外,具体的这些遗迹代表那些殿庭,或者具有那些可能的殿庭布局,是不可能没有不同认知的,宋《长安图》(图4-3)与《兴庆宫图》(图4-4)的差别应该正是这种不同认知的产物。
另外,《兴庆宫图》(图4-4)既然作为《长安图》(图4-3)的详图,满足不能尽容诸殿,又为别图”的条件,那么《兴庆宫图》理应比《长安图》更为详细,但从实际二图的比较来看,实际上二者简繁程度差别不大。《兴庆宫图》只比《长安图》在“翰林院”、“龙堂周围廊院”以及“西南角曲尺形阁楼”有更为细致的描述外(这几个地方确实“不能尽容”,《长安图》中大同殿院落过于狭小,确实难以容下翰林院,而龙堂附近也确实拥挤,不便于画出周围廊院,甚至《长安图》比《兴庆宫》图所描绘的殿宇更多一些。再者,二图所描绘的兴庆宫的基本布局在本质上也没有超出《唐六典》所描述的范围(具体见图4-1),这也说明宋人所能凭借的文献记载其实记录并不详尽,没有更多的关于兴庆宫的具体描述了(史料缺少的原因,见下文“阁楼分一节)。
基于以上分析,鉴于《长安图》(图4-3)与《兴庆宫图》(图4-4)均是宋人经过现场遗迹的考察和文献的记载所做的一种兴庆宫格局推测,因此可将《长安图》(图4-3)和《兴庆宫图》(图4-4)中所共同包含的统一特征(二图共识部分)提取出来,应该就是吕大坊等人当时可能看到的兴庆宫在宋代所遗留的部分遗迹。
该遗迹在宋代至少反映了两条东西向的廊道(或隔墙),其中一条位于龙池北岸,另一条位于兴庆门内兴庆殿前廊墙东西方向,从完整性上来讲,龙池北岸的廊道(或隔墙)相对完整(两图均无异议,为东西贯通),兴庆殿前廊道(或隔墙)的则断续不全(《长安图》表现为东西贯通,而《兴庆宫图》则表现为兴庆殿前一段,南熏殿左右有一段,金花落前有一段)。
对于南北向的廊道,《兴庆宫图》与《长安图》也有很大差异,在两图都无异议的前提下,兴庆宫在宋代的南北廊道(或隔墙)的遗迹应该包括:大同殿庭东廊(墙)、兴庆殿庭东廊(墙)、丽苑门所在廊(墙)一段(到由北向南第一东西廊道止)、芳苑门所在廊(墙)一段(到由北向南第一东西廊道止)以及金花落西廊(墙)一段(到由北向南第一东西廊道止)。
对于通阳门以内周边的廊道、大同殿旁边的翰林院廊院等在《长安图》中确实满足“不能尽容”的条件,在该图中应该就是一种简略的画法,而相应内容在《兴庆宫图》的反映应该是真实的,基于以上分析,可以推测宋元丰年间吕大防等人考察并绘制《长安图》及《兴庆宫图》时,宋代兴庆宫所残留的地面遗迹可能如下图4-6所示。
图 4?6  宋元丰时,兴庆宫可能的地面残存遗迹(二图共识区域)
至于芳/丽苑门所在廊道是否向南延伸、跃龙门内庭院南墙是否东西延伸,在当时可能是遗迹并不显著,吕大防等人对此产生了不同的理解,所以才有《长安图》的东西延申(图4-7)以及《兴庆宫图》的南北延申(图4-8),这种理解在当时条件下均是合理的,并且符合当时文献和遗址所反映的状况的。
图 4?7  《长安图》的推理模式
宋《长安图》的推理模式(图4-7)是在当时共识(宋代兴庆宫残迹)的基础上,将1号位置认为成南薰殿,将2号位置认为成仙灵门,并连通东西连通1号位置和2号位置所在的廊墙,根据文献的记载推测在2号位仙灵门以北存在3号位,也就是新射殿。
图 4?8  《兴庆宫图》的推理模式
宋《兴庆宫图》的推理模式(图4-8)是在当时共识(宋代兴庆宫残迹)的基础上,将1号位置认为成南薰殿,将2号位置认为成新射殿,并根据文献推测在瀛洲门东,2号位南的3号位为仙灵门(两图在这里有明显不同,说明根据当时残迹很难断定这里是否有门存在),并将1号位左右的东、西墙向南延伸至瀛洲门所在的东西向廊墙上,同时将大同殿庭的东墙向南延伸,并在其上设置了一个小门(4号位)。
鉴于兴庆宫在开元十四年(西、北扩)以及开元二十四年(南扩)有外扩的历史,外扩之前兴庆宫格局应该是比较固定的(原宫/坊墙内),而外扩的主要建设区域就是永嘉坊南部被占区域(包括景风门大街被占区域)以及西部胜业坊内退所让出来的部分区域,如下图4-9所示。
图 4?9  兴庆宫外扩前/后宫墙的对比
考察唐太极宫、大明宫的布局,并结合《大唐开元礼》中有关朝会典仪的规定,正殿(或正衙)前的横街对朝会有重要意义,如太极宫承天门前横街就承担了元正大朝会的典仪广场的作用,太极殿前左、右延明门所形成的殿庭横街也是典仪方位布局的重要参照。含元殿前有巨大的殿前广场,宣政殿庭也有具有相当的规模。而兴庆宫作为具有离宫性质的正式宫殿,其殿庭规模和格局远远没有太极宫或者大明宫那样布局规范和场地宏大,其能满足典仪规定所需的场地需求的也仅仅是原兴庆宫北墙以及原永嘉坊南墙所夹宽度为75m左右的景风门大街,这样原兴庆宫北墙以及原永嘉坊南墙作为实体隔离分隔外朝内廷以及满足典仪需求的意义就凸显出来了(有关宫殿格局以及衙署分区的讨论将在下节进行)。
新宫的建设和衙署的布局应该是扩建之后的原坊墙进行的(可能会根据稍有修改,比如增加门或增加/去除其他的隔断,但是大体仍保持不变),将兴庆宫旧坊墙叠加到宋元丰时兴庆宫的可能的残存遗迹上(图4-6),得到兴庆宫遗迹与旧坊墙的叠加图4-10,这样原永嘉坊旧坊墙其实就是《长安图》东西连接隔墙的事实依据了。
图 4?10  兴庆宫遗迹与旧坊墙叠加图
再将依据文献记载所绘制的扩展格局图4-2与上图4-10进行叠加,可以得到更为详细的兴庆宫及其内部廊墙分布概图,如4-11所示。
图 4?11  兴庆宫扩展格局廊院分布概图
通过将上图4-11与宋《兴庆宫图》(图4-4)以及《长安图》(图4-3)再作比较可知,两张宋图中(《长安图》及《兴庆宫图》)的南薰殿位置更可能是跃龙殿门,而南熏殿、新射殿应该在兴庆宫旧宫墙北墙以内更靠南的位置,仙灵门应该在瀛洲门之左的东西隔墙上。同时南薰殿、新射殿作为独立的殿宇,位于南北墙之间,一般也应该有独自的院墙(或回廊)相互隔开,这也是《兴庆宫图》中隔墙向南延申的可能依据了。
根据新的思考重新整理4-11图,可以得到依据文献记录、宋图以及考虑旧坊墙和相应廊院隔断的相对完整包括廊院分布的整体布局图4-12,这已是基于文献记录和宋图进行推测所能获得的兴庆宫的较为详细的布局了。
图 4?12  兴庆宫殿宇及廊院布局

4.1.4 曲尺楼阁分析

至于兴庆宫西南角的勤政务本楼以及花萼相辉楼,宋《长安图》及《兴庆宫》图形式基本相同,二图给出的均是曲尺形楼阁形式,其中《长安图》所绘二楼所占比例稍大,并且朝南的勤政楼与南宫墙连接(与《兴庆宫图》对比,满足“能尽容简化画法的条件),而《兴庆宫图》所绘二楼细节更为丰富,在整体构图比例上也更为合适,其朝南的勤政楼与南宫墙并不连接,而是位于南宫墙的南侧,这应是宋人依据宋时兴庆宫残迹情况并依据文献记载所形成的一种想象和推测,并非符合历史和考古事实,同时也与宋人自己的理解相矛盾,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1958年的考古建筑基址不支持在兴庆宫西南角附近存在L形曲尺状的楼阁形式,根据马得志先生《唐长安兴庆宫发掘记》中,西南角并未发现曲尺形建筑的任何遗迹。结合古代文献来看,勤政楼和花萼楼始建于开元八年,此时兴庆宫并未外扩,二楼应位于旧宫墙的西南角,遗迹表明勤政楼位于南宫墙,而花萼楼(一排八个柱础)位于旧西宫墙内侧。开元十四年兴庆宫外扩后,勤政楼与花萼楼还是在原来的位置,直到开元二十四年,才有了对花萼楼的扩建(“广花萼楼”,广花萼楼前),这次扩建具体到什么程度,史载不详,根据考古发掘宫西南角确实遗迹重建覆压很多,其中6号日字形廊院遗址最为晚期,覆压在其他遗迹之前,其遗留的砖瓦也多为开元、天宝时期(见马得志先生《再论唐兴庆宫勤政务本楼的位置》一文),并且6号遗址中也并不支持有大型楼阁建筑存在,当时的扩建应该就是花萼楼的翻新以及其附属日字形廊院的建设。具体考古数据见下文进行分析(具体情况见图4-19)。
第二1958年的考古宫墙遗迹不支持在兴庆宫西南角附近存在L形曲尺状的楼阁形式,根据马得志先生《唐长安兴庆宫发掘记》来看,兴庆宫南宫墙应该为夹城双城墙形式,而二宋图对南宫墙的描绘始终是一样的,都是一道宫墙,这与考古事实是完全不符合的。考虑吕大坊绘制两图所采用的方法为“参以诸书及遗迹”,目前史料中确实也没有南宫墙也是夹城的确切记载(长安东郭城确实是夹城复道,史料和宋《长安图》均对此有清晰描述),唯一的可能就是宋人没有看到完整的南夹墙的遗迹,南夹墙在宋时应该大部分不存了,结合详图《兴庆宫图》中曲尺形勤政楼位于南宫墙南侧并未与南墙相连接这一状况来看,宋人所看到的南夹墙遗迹应该仅仅是南墙夹城西段与西宫墙相连的的一小部分,宋人应该是结合这一与西墙相连的一小段L行遗迹并结合史料中并不清晰的记录所进行的想象和推测,得出了曲尺形二楼一体的格局。
第三、宋《长安图》及《兴庆宫图》描绘的均是兴庆宫的外扩以后的格局,而勤政务本楼位于南墙、花萼相辉楼位于西墙,这是兴庆宫没有外扩之前的格局,史料对而楼的记载均为于宫西南置楼”、“西南隅置楼”、“开元八年置二楼”,而并未对兴庆宫扩建前后的二楼位置进行重新描述,宋人混淆了这两种格局,并一并考虑成了外扩格局,在理解上就是完全不正确的。
第四、关于二楼是否为二楼一体的曲尺形建筑,目前除了二宋图之外,没有任何史料对此有比较清晰的描述,另外有关开元、天宝期间唐玄宗和兴庆宫相关的史料,在安史之乱中已经绝大多数被烧毁了,据《唐会要—卷六十三》载“至德二载十一月二十七日。修史官太常少卿于休烈奏曰。国史一百六卷。开元实录四十七卷。起居注并余书三千六百八十二卷。在兴庆宫史馆。并被逆贼焚烧。且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望委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并令府县搜访。有人收得国史实录。能送官司。重加购赏。若是官书。并舍其罪。得一部超授官。一卷赏绢十匹。数月惟得一两卷。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贼陷入东京。至是。以其家先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官。大历三年。起居舍人兼修史令狐峘。修玄宗实录一百卷。峘著述虽精。属丧乱之后。起居注亡失。纂开元天宝间事。唯得诸家文集编。其诏册名臣传记。十无三四。后人以漏略讥之。”,宋人所能依据也只是安史之乱之后残存的唐代部分记载以及韦述《两京记》、以及五代时期《旧唐书》等资料,这些资料本身对二楼的描述并不清晰,宋人二楼一体史料来源的可靠性是值得怀疑的,从二宋图所描绘的主要殿宇及其布局仍然没有超出《唐六典》的记录来看,宋人的史料依据也乏善可陈,也说明当时也没有更多史料可供参考。
综上所述,二宋图中西南角曲尺形的阁楼应该是不存在的,这种形式是宋人根据遗迹和不详尽史料所进行的一种臆测,并非符合历史实际。

4.1.5 官署区域分析

开元十六年,唐玄宗移仗兴庆宫听政,作为正式的宫殿,兴庆宫也应该与太极宫或大明宫一样,具备相应的官署办公区域。根据目前资料,可以明确翰林院在金明门内,至于其他官署尚不清楚。另据唐韦述《集贤注记》的记载,在兴庆宫还有集贤院,其位置在和风门横街之南,在其东边是中书省,南边是弘文馆,西边是上(尚)舍内局,北边是殿中省,如图4-13所示。这说明兴庆宫内的官署也是相对完整的,只是和风门横街具体位置不详,以至于整个官署区域的分布情况完全不得而知。
图 4?13  兴庆宫集贤院及其周围官署示意
考察唐太极宫布局图4-14、大明宫图4-15以及洛阳宫宫内内官署图4-16,,可知中书、门下均位于宫内,殿中省(内局)也位于宫内,集贤院、史馆隶属于中书省,弘文馆隶属于门下省,均位于中书、门下周围,整个官署办公区域一般均位于皇帝处理朝政的正衙殿(中朝,朔望朝会)前,在殿庭外左、右布置,而兴庆宫的正衙殿正是兴庆殿,而兴庆殿正处于外扩格局中占据永嘉坊的那部分重新建设的区域,考虑到西宫墙向西也进行了外扩。
图 4?14  太极宫宫内官署(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史》卷二)
图 4?15  大明宫宫内官署(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史》卷二)
图 4?16  洛阳宫宫内官署(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史》卷二)
推测西宫墙外扩部分,以及相对于大同殿对称的东半部分,可能是兴庆宫官署区域,另外根据考古数据,从大同门到兴庆宫旧坊墙大约有400多米,大同门内除了大同殿之外,应该还有其他的殿宇或者廨属,包括官署以及道教活动场所。因此,可以大致获得兴庆宫官署以及办公区域如图4-17所示。
图 4?17  兴庆宫推测办公官署区域(图中红色部分)
至于集贤院及其周围的其他机构,根据韦述《集贤注记》记载,兴庆宫集贤馆院内东西二十三步,南北三十三步,按照一唐尺等于29.4厘米计算,集贤院的范围大约东西33.8m,南北48.5m,如果弘文馆、尚舍内局、殿中省、中书省均以集贤院的尺度计算,则不考虑巷道和廊墙,则东西至少需要东西100m以上的宽度,实际上殿中省下属尚舍局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机构,根据《唐六典》记载其幕士就有八千人,专门管理供御及殿中张设之事。当然兴庆宫的尚舍内局可能并没有这么庞大,但也应比集贤院大很多(集贤院全部人数不及200人),再者和风门横街作为殿中省与集贤院分南北的东西向横街,也需要东西方向上具有较长的距离,以上综合考虑,集贤院及其周围的其他机构可能位于大同殿以北的官署区域(图4-17中蓝色区域),至于史馆、门下省等应该也在集贤院周围。

4.1.6 考古数据分析

兴庆宫遗址的考古工作始于上个世纪60年年的大规模调查,探明整个宫城呈现长方形,东西宽1080m,南北长1250m,总面积1.35平方公里。1958年为配合兴庆公园的建设,又在兴庆宫西南角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工作,主要揭露了勤政务本楼(完整的地基柱础)、花萼相辉楼(南北一排8个柱础)及其附属的日字形廊院遗迹以及南夹城上的廊庑遗迹。
根据《唐长安城地基初步探测》一文给出的数据,其东至亢家堡西106m,西至京九路东90m,南到纬十街北84m,北到东窑坊,其大致范围如图4-18。宫墙地基厚度5-6m,南夹城墙厚3m,整个宫墙夯土结构,夯层0.07-0.08m。
 
图 4?18  上个世纪60年代兴庆宫考古发掘探测平面
其他遗迹包括龙池在内,主要的数据如下:
龙池,东西915m,南北214m,东偏北9度,成椭圈形,面积大概182000平方米,东距宫东壁80m,西距宫西壁80m,南距宫南壁(应该是南夹城壁)216m,北距瀛洲门(或为其他门)124m,距今凹地表面1.2m处,中部较深,四边逐渐隆起,呈釜底形,其边缘距地表面为0.2m。
初阳门,位于东宫墙南端(没有给出距离南壁的距离),东西16.5m,南北23.5m,面积387.8平方米。该门在地面堆积的砖头瓦片较多。
明义门,位于南宫墙东段,距东宫壁(内侧宫壁)125m,其遗迹已被当时的西安动力学院宿舍破坏,仅留有部分残迹。
通阳门,位于南宫墙西段,东距离明义门520m,西距宫西壁角(西南角)345m,东西41m,南北32m,面积1312平方米。
长庆殿,南距离明义门100m,东西52m,南北29m,夯土厚度为1-1.8m,面积725平方米。
金明门,位于西宫墙南段,距南壁(按照发掘图片的比例尺推侧应为宫南墙外壁)373m,方20m。
大同门,距离龙池北岸120m,距宫西壁94m,东西74m,南北60m。此数据有误,见下文分析。
翰林院,距大同门西46m(此数据有误,见下文分析),南距金明门56m(应该是距离金明门中线距离为56m)。
瀛洲门(或为其他门,待考),位于大同门东122m处,当时为新郭门居民所占,仅留有南部部分遗迹。
当时的勘探结果,除了兴庆殿(原文误,应为长庆殿)、初阳门夯土比较完整外,其余均系瓦片堆积层,其中并夹杂有赭色实惠墙皮、木灰、红烧土等物。
另据《唐代长安城考古纪略》与兴庆宫相关的景风门大街宽度为75m,皇城左右四坊,《长安志》记载是从南第一第二坊南北各五百五十步(合808.5m),东西是650步(合955.5m),实测金光门内北侧的居德坊,南北长度为838m,与记载相差了29.5m(该发掘长度作为当时复原长安里坊图皇城左右四坊南北长度的依据),推测兴庆宫未扩建前原兴庆坊的南北长度也差不多应该为838m。
据《唐长安兴庆宫发掘记》,兴庆宫西城墙由西南角向北仅发掘和复探了130多米,其南部56.5m长的一段,宽度约10.5m,再向北均为5m左右,保存残高0.5-1米不等。南城墙发现了两重,里边(北侧)的一重发掘了长达140(由西城墙向东)多米,墙基宽度也为5m,上部宽44m,现存高度1m左右,有明的勤政务本楼就建在这一道城墙上。此墙向南20m,即是外(南边)重墙,这一道城墙由西墙向东仅作了120多米,但探至长达150多米之处仍然东行(笔者注,其断开处正处于勤政楼的前方,是否如此,待考),外重墙宽度3.5m左右。整个兴庆宫西南区域的遗址情况,如图4-19所示:
 
图 4?19  兴庆宫西南角发掘遗址
在西墙向东(根据比例尺读取原图数据,应该是10.5m厚墙内壁到原坊墙外壁的距离)78m,南距南墙(内墙)14m处,有东西宽3m多,南北长度仅1m的一段夯土墙基,残存高度仅0.3m,向北均被拆除,成铺砖之甬道,但下边仍是夯土,与左右其他建筑的夯土相连,向北是否仍然有墙基存在(因建筑关系未再往下发掘),此处应是兴庆宫未扩建之前的西宫墙所在,即原兴庆坊的西墙(马得志先生《再论唐兴庆宫勤政务本楼的位置》一文中,已经确定此墙为兴庆坊西墙,且花萼楼遗址就在此墙旁边,这与历史记载相吻合)。则兴庆宫未扩建前兴庆坊的东西长度为991.5m(1080m-10.5m-78m),西宫墙向外扩了88.5m(合30.1丈,60.2步)。
距离宫西壁(内侧)东125m的地方是勤政务本楼(根据比例尺读取马得志先生原图,应该是楼中线与10.5m厚墙内壁的距离为125m)。
以上数据可作为兴庆宫复原的确定性参考。
 
图 4?20  位置数据与探测平面的非一致性
但以上考古数据中,大同门、瀛洲门以及长庆殿的位置,在《唐长安城地基初步探测》给出的位置数据与其考古探测平面图上根据比例解读出来的位置并不相同(误差接近百米量级),如图4-20所示,其中蓝色线框为吻合,包括宫城城墙部分,通阳门、明义门以及金明门等,黄色剖面线框为不吻合,红色线为兴庆宫未扩建前的旧西宫墙位置,如果大同门的距离调整为距离旧西宫墙94m,则包括瀛洲门(西距大同门122)在内图与数据就基本吻合了。到底是《唐长安城地基初步探测》的数据弄错了,还是其考古探测平面图绘制错了,抑或是西宫墙指的是为扩建前的旧宫墙?这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鉴于此问题目前没有更原始的考古资料可供参考,复原工作暂时按照考古探测平面进行(因为探测平面与带比例尺的宋《兴庆宫》图有有大致的对应关系,差别在于考古探测表明瀛洲门应该在大同门以西偏北的位置上。)

4.2 兴庆宫平面复原

4.2.1 复原基点坐标

根据以上考古数据,选取兴庆宫宫墙西南角点作为复原的坐标原点,X方向向东,Y方向向北,并根据坐标原点和考古发掘数据整理各遗迹的实际坐标位置,有发掘范围的按照发掘范围确定遗迹中线或中点位置,以此位置作为遗迹定位的坐标参考,通过对上述考古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兴庆宫未扩建前东西长度991.5m,南北长度833m。
扩建后东西长度1080m,南北长度1250m,其中南夹城为宫南墙向南扩23.5m,西宫墙向西扩88.5m,北宫墙向北扩417m,景风门大街75m,实际北扩占据永嘉坊地342m。
西南城角(角楼或者城台),宽度10.5m,南北长度56.5m。
宫墙宽度5-6m(北,西5m,南、东6m,但马得志先生《发掘记》中对兴庆宫南墙复核为南墙宽5m),因此,本次复原宫墙均按照5m进行。
南夹城墙厚度3.5m。
勤政务本楼中线坐标为(135.5m,23.5m),东西26m,南北19m(地基夯土范围)。
通阳门中线坐标为(365.5m,26m),东西41m,南北32m(砖瓦堆积层范围)
名义门中线坐标为(928m,26m),东西44m,南北32m(砖瓦堆积层范围)
金明门中线坐标为(2.5m,411.5m),东西20m,南北20m(砖瓦堆积层范围)
翰林院南边线左下角坐标为(5.0m,467.5m),并沿该点向东延伸,推测延伸到兴庆宫未扩前旧宫墙位置,其北边不详,但整个翰林院院落的北边线极限是兴庆北侧旧宫墙位置(也就是景风门横街南边缘位置)。
大同门中线坐标为(222.5m,527m)(以探测平面为准)
瀛洲门的中线坐标为(401m,578m)(以探测平面为准)

4.2.2 龙池水系分析

根据《长安志》记载“龙首渠,一名浐水渠,隋开皇三年开,自东南龙首堰下支分浐水,北流至长乐坡,西北分为二渠,东渠北流入苑,西渠屈而西南流,经通化门南,西流入城,经此坊(永嘉坊),又西南流,经兴庆宫,又西流,经胜业坊、崇仁坊、景龙观,又西人皇城。”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长安城的考古发掘《唐长安城地基初步探测》一文的记载:“在1954年3月,唐东郭城南距春明门2100米处,火电公司修建大楼,发现渠水和涵洞,经清理结果:该渠是由东向西的,有赚石合砌宽度为1米的涵洞两个,高0.75米,洞身长5.5米,顶部距今地表1米,底部2.5米,据其位置及渠旁出土的其他现象看,此二洞当为龙首渠南支,即通通化门,兴庆宫,由皇城入太极宫的入口处”。
至于该渠水如何从永嘉坊流入兴庆宫,目前仍没有确切的依据,二宋图中是直接从兴庆宫东穿墙而入,与《长安志》记载完全不同,考虑到兴庆宫扩建后,占据了永嘉坊南部区域,推测在该区域应该有渠水由北向南或者西南流入兴庆宫龙池。另据(温亚斌. 隋唐长安城“八水五渠”的水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一文中对于龙首渠推测,可能在龙池之南还有一个支脉向西南流入东市的放生池(此结果目前并未有任何证据支持),为此,本次复原在宋图东西向渠道的基础上,由永嘉坊向西南再引一分支作为龙池的水源。
图 4?21  唐长安城考古发掘的龙首渠涵洞

4.2.3 总体平面复原

基于以上典籍文献的对比分析,并结合兴庆宫考古发掘数据,可以得到兴庆宫的总体平面布局如下图(基于探测平面):

图 4?22  唐兴庆宫总体平面复原图(基于探测平面)

图 4?23  唐兴庆宫总体平面与西安城对应关系(基于探测平面)

图 4?24  唐兴庆宫西南角部分院落复原(宫墙、廊庑、勤政楼等)

(日字形廊院复原正在进行中,图中日字形廊院的几个建筑目前仅为占位用,实际并非如此)



以上是整个复原研究工作的基本内容,复原平面主要基于当时的考古探测平面图。在复原过程中,笔者对考古数据(考古报告中给出的数据)和探测平面(考古报告中所绘制带有比例尺的附图)进行的严格的相互校对。发现上个世纪的考古工作非常粗糙,很多说法都指代不明,标识也有错误,图与数据的部分内容误差巨大(百米量级),目前由于没有办法获得当时最原始的考古资料了,因此,实际的复原还有一个是完全依据考古数据的方案,该方案殿庭过于拥挤,在此不附。
据悉,兴庆宫近年来又有新的考古发掘,可惜笔者并没有途径获得更新的数据,如有专家学者不吝提供,将不胜感激……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古建筑吧地摊营造社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唐长安兴庆宫平面复原研究发布于2021-05-09 14:4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