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播放列表

中华文明史 中华文明史2

写字不足以谋生,必须要出个摊贴补一下家用。我的小店新上架了几款厂家直供的日本鞋和外贸衬衫,还有洛川塬上苹果、任小米、高品质的面膜眼膜精华等,欢迎扫码进店,下单的都是衣食父母,拜谢!

 

 

有两条线,始终贯穿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

 

一条线是明线,叫书生气

一条线是暗线,叫江湖气。

 

随便哪一本史书,

 

一眼看去,都是书生;

细思之下,全是江湖。

 

中国历史上,

所有的书生,都是演员;

所有的导演,都是江湖。

 

这些导演一般不登台亮相,就算登台了,他们也只会展示自己书生的一面。

 

他们潜藏于历史的暗处,不经意中显露的一鳞半爪,便已经左右了历史的局势。

 

书生讲究的是节。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无论哪一句,都昭示着响当当的气节。

 

江湖讲究的是义。

 

“四海之内皆兄弟。”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些话,听着豪气,但仔细一想,却都透着赤裸裸的实用主义。

 

关键时候,能为我所用,这才是江湖的本质。

 

书生的“节”是真的,

江湖上的“义”多半是假的。

 

所以,田横一死,五百壮士都自刎追随。

 

宋江,兄弟们都死了三分之二了,他还有心思要衣锦还乡。

 

“人在人情在,人去人情败”

是江湖上最真实冷酷的注脚。

 

书生要的是虚名,

江湖图的是实利。

 

所以,谭嗣同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所以,项羽说:“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你看,都什么时候了,项羽还放不下一张脸。号主微信dj417765

 

要是换成江湖,则一定会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书生说:“十八年后,我又是一条好汉。”

江湖则说:“好死不如赖活着。”

 

书生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江湖则说:“识时务者为俊杰。”

 

书生认死理,

江湖知变通。

 

所以,书生若是当个幕僚,也许还能出谋划策决胜千里,真要是自己做了大当家,多半是以悲剧收场。

 

比如光绪皇帝临死时,还要大叫一声,慰亭(袁世凯)误我!

 

其实,误他的哪里是袁世凯。

 

只要光绪皇帝的书生气不改,他就永远斗不过慈禧这个老江湖。

 

书生,以为别人都是书生,

江湖,一眼就能看穿谁是书生谁是江湖。

 

所以,书生是万万斗不过江湖的。

 

明朝的“东林惨案”就是明证。

 

当时,东林党盛极一时。

 

首辅刘一景(相当于宰相)、叶向高(副宰相)、吏部尚书赵南星、礼部尚书孙慎行、兵部尚书熊廷弼,都是东林党人。

 

可以说明朝的军事、政治、文化、监察和人事大权全都被东林党掌握。

 

魏忠贤只是东厂总管,势力并不大,他被称为“九千岁”是东林党倒台以后的事。

 

天启四年,左副都御史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朝中七十多名东林党要人上疏声援。

 

战斗就这样打响了。

 

可是这些书生只知上疏,哪里懂得江湖上的手段。

 

魏忠贤先是假传圣旨,然后指使锦衣卫给这些东林党人罗织罪名。没几个月时间,这些东林党人,要么被罢官,要么被杀害。

 

受此案牵连被杀害的共一万多人。

 

战斗顺利得连魏忠贤自己都感到意外,这些书生咋就不会反抗呢?这些书生咋就只会写奏章呢?

 

位极人臣的都是书生,

国君王都谙于江湖。

 

诸葛亮是书生,刘备是江湖,所以刘备死后,仍然能驾驭诸葛亮,让他鞠躬尽瘁十多年。

 

书生敬重书生,而即便是江湖客,也不喜欢别人太江湖!

 

所以皇帝打下了江山,总要杀戮功臣,换一批书生来治天下。

 

只有书生才好用,用了心里才踏实。

 

当初打天下的一班老兄弟绝不能用,太江湖了!

 

最可怕的人,是书生突然热衷于江湖。

 

最可敬的人,是江湖客翻然看破了世事,避居山野,捧起了圣贤书。

 

 

商鞅,闯入中华的人间!提出为统治者所好的骇人听闻的驭民五术

 

关于商鞅,中国人最为熟知的事件就是“立木为信”,在教科书中也一直是以正面的改革家形象出现,那么真实的商鞅是怎样的呢?我们从他的《商君书》中可窥得一二。

 

 

《商君书》为统治者总结了驭民五术:

1. 愚民统一思想

2. 弱民:国强民弱,治国之道,务在弱民。

3. 疲民:为民寻事,疲于奔命,使民无瑕顾及他事。

4. 辱民:一是无自尊自信;二是唆之相互检举揭发,终日生活于恐惧氛围中。

5. 贫民:除了生活必须,剥夺余银余财(即通货膨胀或狂印钞票),人穷志短。五者若不灵,杀之。

 

 

鲍鹏山曾经坦言:在了解商鞅这个人物以后,感觉非常震撼

 

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评价商鞅: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

 

 

商鞅变法的本质就是:与民争利,让民众忙碌一生但又一事无成,民众就只是生产和战争的机器

 

在商鞅看来,国家和民众,是对立的,是零和博弈,民富国便不强,国强民便不能富。

 

 

《商君书》中留下了这样的论点:

 

“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民贫则力富,力富则淫,淫则有虱。

“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

 

刘邦起事时称:“天下苦秦久矣”,商鞅变法看似使得秦国取得胜利,实际却是所有人都输了,百姓们“什伍连坐,轻罪重刑,战陷即全家为奴”,只有功利没有道义的强国真的是强国吗?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于世,后来优胜劣汰,儒、释、道三家为主流,西汉时,董仲舒提倡废除百家,独尊儒术。

 

此后近两千年来中国都被儒家统治,儒家承担了所有的赞美和骂名!那么,除去儒家之外,其余百家到底贡献了怎样的思想、政策?谁该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负责?

 

 

历史是一面镜子,为了更好地回顾历史,反思过去,展望未来,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这套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经典

 

全套包含:《商君书》、《管子》、《六韬·三略》、《鬼谷子》、《论衡》、《抱朴子外篇》、《晏子春秋》、《韩非子》、《战国策》、《国语》、《墨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素书》、《荀子》、《贞观政要》共16套

 

 

《管子》:最早提出“以人为本”,顺民心,利民生为原则。

 

“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独国之王,劳而多祸;独国之君,卑而不威”

 

 

《六韬·三略》:反应古代军事思想

 

《六韬》主张柔弱胜刚强、韬晦不露和安静玄默等,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

 

《三略》专论战略,尤其侧重阐述政略,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专讲战略的专著。

 

《鬼谷子》纵横家游说经验的总结,是先秦时期以纵横思想为主的纵横家、兵家、道家阴阳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论衡》反叛于汉代的儒家正统思想疾虚妄古之实论,讥世俗汉之异书。

 

《墨子》墨家经典,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

 

 

《晏子春秋》记录齐国晏婴言行,思想非儒非道。

 

《韩非子》法家学派代表作,战国时期韩国韩非子著作合集。

 

 

《吕氏春秋》:秦国丞相吕不韦 集合门客们编撰,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熔百家学说于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淮南子》:先秦道家思想为基础,糅合了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为了反对汉武帝刘彻的变革所著。

 

 

《抱朴子外篇》:讲治民之法,评世事臧否,论谏君主……谈论社会事件道家经典

 

《国语》:又名《春秋外传》,偏重记言,具有一定文学价值。

 

 

《战国策》道德哲学观多取道家,社会政治观接近法家,与儒家不合,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

 

《素书》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传说张良就是凭此书助刘邦定天下。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贞观政要》:旨在歌颂“贞观之治”,总结唐太宗时代的政治得失,希望后来君主以此借鉴。

 

 

这套诸子百家经典好在哪?

原文+注释+译文  无障碍领略圣贤精华

 

全书在原文下有注释、翻译和讲解,看起来既不会全是原文晦涩难懂,也不会全是译文味同嚼蜡。

 

 

 

 

注释简明扼要,翻译准确生动,讲解深入浅出,既能体会到文言文的韵味,又能理解透每一章的故事内容,读起来十分轻松。

即便是青少年阅读也没有障碍。

 

 

究竟该如何治国,如何做人?儒家曰仁义,墨家说公平,道家讲无为,法家倡法律……

 

诸子百家们进行了历时多年的跨世纪大辩论,思想既有交锋亦有融合,留给我们的是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教会我们人生大智慧。

 

这十六本典籍涉及到了权谋学、政治学、经济学、兵学、史学、算术、交际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读懂了它们,你就读懂了中国历史

 

    ★ 书四溢  品味经典 ★   

《中华国学经典之诸子百家》

 

 

 

中华文明史:一眼看去,都是书生;细思之下,全是江湖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中华文明史:一眼看去,都是书生;细思之下,全是江湖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中华文明史:一眼看去,都是书生;细思之下,全是江湖发布于2021-05-18 13: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