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 ?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淋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酪、臭恶等物。

这一条讲的是太阳中风证的方剂,桂枝汤。太阳中风证,现在往往直接叫桂枝汤证。伤寒中的方剂大家都是这样的叫法。

比如太阳伤寒证,用麻黄汤主治,所以太阳伤寒证大家往往叫麻黄汤证,而不说太阳伤寒证。其他的还有主治少阳的小柴胡汤证,主治阳明白虎汤证,承气汤证,主治太阴的四逆汤证,等等。

桂枝汤,后世称它为伤寒第一方,这个方剂非常厉害,由桂枝汤加减化裁,可以得出很多方剂,比如桂枝加桂汤,桂枝去芍药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附子汤,等等。

那么我们先从条文,大概的解释一下,后面再说方剂。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太阳中风,说的就是太阳病下面的太阳中风证,这个证型,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首先它是太阳病,那么基本特征是恶寒且发热,属于阳证,表证,也就是表阳证。

阳浮而阴弱,这里的阴阳是指着脉来说的。阳为外,阴为内,阳浮于外,说明病位在表,阴弱于内,说明里面津液亏虚了。

阳浮而阴弱,就是浮弱脉。轻取为阳,脉浮。重取为阴,脉弱。轻按感觉脉有力,但一重按,脉不禁按,弱了,这就是外浮内弱。为什么会阳浮而阴弱呢?因为太阳中风证是一个表证,气血津液都充斥于体表了,那么内在津液气血就不足了,所以表浮,里弱。气血津液都去体表作战了。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阳浮者,气血津液都去体表作战了,打的火热,自然就会发热。

阴弱者,是因为体表发热,出汗了,汗血同源,一出汗,气血津液就损失了,内在自然就亏虚了,所以阴弱。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

啬啬,淅淅,翕翕,都是形容词,用来形容恶寒,恶风,发热的症状的。

太阳病,最基本特征就是发热恶寒。恶风,是轻度的恶寒。

人在出汗的时候,或者身上有水的时候,哪怕没有风,但身体也总觉得好像有风一样的淅淅的刮过来,这就是有点轻度的恶寒了。

在《伤寒论》中,一但出现风字,一般都表明体内津液有一定的亏损了。比如太阳中风的中风二字,就不是现在的卒中那个中风,而是指体内津液亏虚了。

鼻鸣干呕者

鼻鸣,是感冒常见的症状,人体的气血大量往体表走时,壅塞多余的气血自然会上冲到头部,就会形成鼻腔充血,于是鼻塞鼻鸣,同时也能阻止寒气进入肺部。人体就是这样设计的,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先守表,以防病邪入里,如果没有这样的设计,人一得病马上就死了,因为病邪直接入里,进入皇城了。

为什么太阳中风有汗出了还会鼻鸣呢?汗出了不等于邪气就一定能解掉;再者,治感冒是微有汗出才会解,如果汗出多了,精气过多丧失,正气消耗,不但不解,病反而会趁机深入。邪气不去,气血自然还是会大量往体表往头部走,所以还是会有鼻鸣。这个汗出多不是自己感觉的多,而是相对于自身的气血水平的多。也就是说,自体的津血能量,也可以说是正气,才是治病的关键。

干呕,因为气血都往体表走了,内部空虚,脾胃就会虚弱,没办法受纳食物了,就会有呕的反应。胃负责受纳水谷,研磨成水谷精微,由脾负责输布到全身。胃研磨水谷,是要消耗阳气的,也就是气血,气血不足,胃就没办法正常工作,就好像电压不足,电量不足,功能就不正常了,这个时候人体会自保,也就是将无法受纳消化的食物给呕吐出去,也有可能是拉出去,这都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没有这些机制,人很快就病死了。

桂枝汤主之

主之,在这里是肯定的语气。也就是说,当出现了上述的那些症状时,已经能够判断出是太阳中风证了,就是喝桂枝汤就能好,所以说桂枝汤主之,用桂枝汤就行了。

后面的条文中,如果有些症状比较模糊,判断可能不是太准确,这个时候就不说主之,而是宜桂枝汤,或者可与桂枝汤。

宜,可与,都是大方向的说的,就是说这个时候用桂枝汤比较好,或者可以用桂枝汤,这就不是绝对肯定的语气了,而是可供参考的意思,也就是说,在临床辨证基础上,有什么证,用什么方药,可以在桂枝汤的基础上进行加减,但总体来说,大的方向还是桂枝汤证,只不过细节上有变化,有不同,灵活加减变化,做到方证相应。

那么太阳中风证,或者说桂枝汤证,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证呢?

内经的《评热病论》中,有这样一段话。

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

什么意思呢?

人体所以能够出汗,是由于水谷入胃,化生精微。现在邪正在骨肉之间相争而能够出汗,是邪气退而精气胜。精气胜,就应该能进食而不再发热。再发热的,是邪气还在;汗是由精气所化。现在汗出而又发热,是邪气胜过正气。不能饮食,则精气没有补充,病邪再滞留不退,生命就会危在旦夕了。

水谷入胃,先化生精微,也就是气血,人才有力气出汗。汗血同源,出汗,气血就损失了,相当于我方兵力减损。如果汗出后不发热了,病好了,那说明是正气打胜仗了,邪气被打跑了,这个时候人应该是能食的,也就是能吃饭的,也不会呕,因为气血到体表打完仗,打赢了,自然会回到体内,脾胃里气血充足了,当然就能食了。

而如果出完汗,还发热,而且不能食,那说明正邪二气虽然打了一仗,但正气没打赢,邪气胜了,所以这个时候人体还要继续往体表增兵,那么中焦脾胃就会继续处于气血虚弱的状态,所以这个时候就会不能食,就会呕。呕就是不能食的一种表现。其次还是会继续发热,因为邪气还在,还需要继续在体表作战。

《评热病论》中的这段话,是讲的阴阳交,是邪气很盛的状态,太阳中风证还没到阴阳交那个情况,因为阴阳交里说,这种情况如果处理不好持续下去,其寿可立而倾也,危在旦夕了。

太阳中风证还没这么严重,但其病理病机是很相似的。

太阳中风证是表证,人体向体表派兵打仗,也是出汗了,说明打过一仗了,但是还是继续恶寒发热,病还没好,这就说明正气打了败仗了。

这个时候出现鼻鸣,说明人体在继续向体表增兵,出现干呕,说明相对于邪气,自身的正气不够用了,内部已经空虚了,所以不能食,干呕。

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通过上面分析,相信答案已经显而见了,那就是一方面建中,补足脾胃气血,让后方粮草充实,另一方面则是辅助人体向体表增兵,将邪气干翻在城外,不让他们入城。

于是,举世闻名的伤寒第一方桂枝汤就闪亮登场了。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甘草,生姜,大枣,这三味药是补足脾胃津液,建中的,主守。

桂枝一味药主攻,解肌的,也就是向体表增兵的。同时桂枝也能温中建中。

芍药,是用来回收兵力的,也就是在体表作战的兵力,不能追出去太远了,追出去太远,出汗太多,是我方兵力的损失。芍药就是防止出汗太过的。

这五味药加起来,排兵布阵大概是这样的:甘草,生姜,大枣,白芍四味药主守,桂枝一味药主攻。其中生姜辛温,除了守中之外,也能助桂枝解表,算是助攻。

整体来说,以守为主,以守为攻,先守住里,就不怕病邪厉害,只要我方守住中,源源不断的造出来气血,病邪总有被消灭干净的时候。

上面是桂枝汤的大概方义。关于每味药的作用,我们简单说一下,更详细的药物作用,大家可以读《本草经》,《本草纲目》等,慢慢学习。学伤寒,固然要学中药的作用,但初学者,不必深究,先通读《伤寒论》,知每味药的大概作用,已经完全够用了,等到临床时间长了,有余力了,再慢慢研究药理药性,完全来得及。

甘草,大枣,为什么能建中呢?因为这两味药都是甘的,也就是甜的。甘甜味不偏不倚不走不散,和缓居中。脾胃在中间。

脾胃津液的主要成分是食物转化的糖分,而甜本身就是糖分,等于能直接补充津液。

脾是主运化的,而甜有和缓之性,与脾性相反,所以适量的甜是刺激兴奋脾的,也能制约脾性之偏,但是甜多了则伤脾。这就是为什么炙甘草和大枣两味药入脾的原因。

姜,辛热而发散,能让脾胃热起来运行起来。所以只要是脾胃寒的,一味姜就管用。

“辛”,也就是辛辣辛散之类的味道,是上行的,它是整个地走上走表,肺在上,自然也能入肺。肺是主收敛主吸纳的,辛味是发散的,和肺的主要功能相反。辛味一来自然先刺激到肺,肺就会亢奋起来抵抗,这是人体的自保模式。所以适量的辛气能刺激助长肺的功能,也能制约肺性之偏,辛多了则伤肺。这就是“辛入肺”的道理。

生姜,味辛,性微温。桂枝,味辛、甘,性温。

所以生姜主要是发散,温中。而桂枝除了有辛温发散之力,因其还有甘味,也兼能补中。

桂枝的作用主要是气,而味很薄。

桂枝的气相比薄荷、白芷,没那么轻扬;相比川芎、当归又没那么浓厚。所以薄荷、白芷是走表走巅;川芎、当归走血,桂枝则只能把能量送到肌肉里,我们称为之为“解肌”。至于那一点微微的甜味呢,也是有作用的,前面说过,甜是人脾的,脾又主肌肉,所以桂枝是一味气化中焦脾胃而解肌的药。

芍药,味苦,平。---《神农本草经》

白芍以降和泄为主,收敛滋阴为辅。降则能引气血下行,苦则能泄而去实。古人白芍和赤芍是不分的,赤芍更苦,偏祛瘀;白芍平和,偏敛津液。桂枝汤里用白芍为宜。

桂枝阳化气,白芍阴成形,一阴一阳谓之道,草姜枣守中,这就是桂枝汤的方义。

后世说桂枝汤是发汗的方子,怕的不要不要的,其实桂枝汤这个药,喝过的都知道,并不是发汗很严重的药,相反,桂枝汤还能作为止汗的药。发汗还是止汗,并不是药物所能左右的,药物并不能代人体下达指令,发汗还是止汗,完全由人体自行发号施令,药物只是辅助人体,建立能量,输送能量,回收能量,具体该做哪些动作,完全由人体自己来决定,这是上天赐予人类法宝,没有了自愈能力,人一天也活不了。

那么太阳中风证这个证型,人体的排病思路就是在体表作战,试图通过发汗,把病邪驱逐体外,而桂枝汤这个药发汗并不厉害,主要作用是建中的。这个时候,服药方法就很重要了。后面那一大段,就是讲怎么煎药,怎么服药的。我们大概说一下。

上五味, ?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咀:读音fǔ jǔ,中医用语。用口将药物咬碎,以便煎服,后用其它工具切片、捣碎或锉末,但仍用此名。

过去的药很多是生鲜的药,而现在基本都是晾晒后的干药,不太一样。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淋漓,病必不除。

喝完桂枝汤后,要喝点热粥以助药力。还要再盖个被子,让身体微微出汗。

这说明什么?说明桂枝汤这个药不怎么发汗,不然就不用再喝粥,再捂被子了。我们平时都知道,吃饭的时候,尤其是喝热粥的时候,人体容易出汗。喝点热粥,再盖点被子,这是助力人体发汗的。

但紧接着医圣说,微微发汗为宜,不能大发汗,大汗淋漓,这个病一定是好不了的。为什么呢?因为桂枝汤里加白芍,本来就是敛汗的,怕你发汗太过,汗血同源,发汗太过,本来就已亏虚的气血津液不是更亏虚了么?所以不能发汗太过。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

差,在这里同“瘥”。瘥[ chài ],病愈的意思,如久病初瘥。

如果服药后汗出病好了,不恶寒发热了,那么就可以停服了,不用非得把后面喝完。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如果没有达到微微出汗的效果,可以按前面说的方法继续操作。还是不汗,停一停,可以把一剂药三次都喝了,严重的夜里也可以服,时时观察着,不能出大汗,以微汗为宜。

总之,每次喝一点,喝点粥,捂捂汗,微汗为宜,不能大汗,一剂不行二剂,二剂不行三剂,时时观察着。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生冷,不仅是得病了要忌口,平时不得病,也要忌口,不能吃太多寒凉,太伤脾胃。

粘滑,肉面,不好消化,脾胃本来就弱了,再给一些滋腻厚味的,更消化不了了,还如何让脾胃给你造气血去打仗?

五辛,酒酪,桂枝汤是让你微微发汗,吃太多辛辣,发大汗,会损失更多津液,病必不好。

臭恶,腐烂败坏的食物,当然是不能吃了。

忌口,还是很重要的,生病了脾胃虚弱了,不能吃的不吃,才能更快的让身体恢复,要给脾胃减压,而不能继续胡吃海喝,让脾胃加班。

以上就是第十二条。

伤寒论伤寒论原文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谁写的


延伸资源下载(中医理论、中药词典、中医文献古籍、中医经方学、麻衣神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伤寒论》012条:桂枝汤发布于2021-06-14 16:24: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