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色字

 关注“陇上老庄

一、原文通解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徒:众人

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动:妄动)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生生:求生)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避兕虎,入军不被甲兵;(摄:把握,养护)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

长寿善终十分之三短命夭亡的人占十分之三

出生以后,本来可以长寿善终的,但是因为自己的妄动,走向死地的人,也占十分之三。

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过度追求长寿,以至于奉养过于厚重了。

曾经听说善于把握养护生命的人,在陆地行走不用避开犀牛和猛虎等猛兽,进入乱军之中不用穿戴盔甲;

犀牛没有施展尖角的地方,老虎没有下爪的地方,士兵没有施展兵刃的地方。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善于摄护养生之人,从不把自己置于死地。

二、理解学习

老子所处的年代和当时医学水平下,长寿的人占三分之一,夭亡的人占三分之一;还有一部分人本来可以长寿,但是自己过度养生(如唐太宗、雍正、曹睿等服食丹药,有人过度食用人参等大补之物,导致药物中毒;有人膏粱厚味导致过度肥胖,有人过度锻炼肌体损伤等等),物极必反,贪生反而害生,自取灭亡,这部分人也占三分之一。

生死人生大事,与外在的虚名、财富相比较,老子更加看重生命本身,贵生思想贯穿整个德经。老子告诫那些本来可以长寿的人,要恬淡虚无,清静无为,所作所为要合乎大道规律;不要嗜欲过重,瞎折腾,妄动妄为,违反养生规律,导致养生变害生,反倒把自己置于死地。

关于摄生养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命题。人作为宇宙的高级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能影响生命新陈代谢的过程,如物质交换、能量交换、信息交换等均会影响生命系统本身,从而影响人类的生命。这些因素有内因,如家族遗传基因、个人七情六欲、心理性格等;也有外在因素,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饮食、职业、个人习惯、医学水平等等。显而见,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昌明,医学水平提高,科学养生普及,各种突发人身伤害因素有效控制,人类平均寿命在不断提高,HK达到了80多岁,高居世界第一位。

言归正传,老子所处的时代,一方面,人类力量薄弱,居住在山林的人们,由于山高林深,野兽出没,虎狼毒蛇,残害生灵,导致人们不能够长寿;另一方面,春秋战乱,烽火连天,征战不休,死伤无数,也严重影响人们活到自己的天命。老子用以上两个极端事例突出代表影响人类寿命的天灾人祸,其实影响人类寿命的何止兽患战乱!

老子给出了循道悟道者的“摄生”标准,就是“陆行不避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这一段话,对普通人而言,绝对是违反常理,在猛兽区、战争区暴露自己,无异于自取灭亡,难道老虎和弓箭刀枪会认亲戚不成?

为什么呢?对于循道悟道的圣人而言,他掌握了大道规律,在常人眼中猛兽出没的山林、战火连天的战场的死地之中,悟道者会找到安全的生地,使得自己的安全得以确保。这种极其高明的观察确定安全的方法,是建立在循道悟道者为道日损,以至于无为,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达到了“不窥牖知天下,如观掌上纹路”的直觉境界,再大的野兽也不能遍布山林,再大的战场也不能遍布士兵,陷阱危险在圣人眼中一览无余,无所遁形,圣人总能发现生地,所以能在危险中如履平地,使自己安全无虞。

总而言之,摄生护生,还是要减损欲望,循道悟道,只要按照大道规律,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自然界各种危害养生的因素自然就没有用武之地。

三、本文重点

养生,重在合道;合道重在抑制自己的欲望,达到无为的状态。

四、思维拓展

黄帝内经有“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内守,病安从来?”之说,摄生,重在虚心实腹,重在合乎大道规律。切不可肆意妄为,反而养生不足,害生有余。

老庄思想,老庄,老庄哲学道家思想的核心, 道家思想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道德经》第五十章—总61发布于2021-06-30 16:28: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