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柔不是阴谋   

  现代学术界,研究《老子》的趋向,归纳起来,大概可分为三个路线:
  
  第一类:纯粹走哲学思想的研究路线。
作这方向研究的人,各有各的心得,各有自己的见解。乃至有人以西方哲学来批评《老子》,或者以西方文化来与《老子》比较。

这是学术性的一类。
   
  第二类:就是把《老子》,单纯地归到个人修养,做工夫,所谓修仙的上去。这一类自几千年前,直到现在,自成一个系统。   

  第三类:是把《老子》归到谋略学的主流,而且习惯上,有一个很严重的错误观念:认为老子的谋略学是阴谋,是阴谋之术。

于是,一说到老庄,就联想到谋略;一说到谋略,就联想到老子学说是很阴险的学问,是搞阴谋的。   

  这种观念,错误得很严重。
   
  老子是主张用阴、用柔。

但是,不要忘记,他和我们固有的文化,远古的源流——阴阳五行与《经》诸子等系统,是同一个来源的。

阴与阳,是一体的两面,只是在用上有正面与反面的不同而已,无论用阴用阳,都要活用。

换言之,要用活的,不用死的。
所谓用阴柔,即不用刚强,不是勉强而为。

一件事物的成就,是顺势而来的。
因此亦可以说,他是用顺道,不是用相反的逆道。
过去以文字表达意义的方法,常用“阴”字来表达“顺道”,例如《周易》的“坤”,代表“阴”的“顺道”。

因此后世的人,误以为老庄的阴柔之学,就是阴谋之学;学老庄的人,用老庄之学的人都是阴谋家。
  
  从历史上看,大家都熟悉的汉史,如道家出身的人物——陈平,他帮助刘邦,奠定汉朝四百年基业,汉高祖刘邦有六次关系到成败的决策,都是采用陈平的主意而获致成功的。

但是历史记载,陈平自己说:“我多阴谋,道家之所禁,其无后乎?”足见道家是最忌讳阴谋的。

因此,他断定自己将没有后代,至少后代的富贵不会久,后来果然如此,据汉代史书记载,陈平的后人,到他孙子这一代,所谓功名富贵,一切而斩,就此断了,后来他的曾孙陈掌,以卫氏亲贵戚,要求续封而不可得。   

  从此一史实可以说明,道家并不专主阴谋,误会道家是阴谋家,尤其是误会老庄思想是阴谋之学,是一种最大的错误观念。这是今日研究老庄,必先了解的。   

  ★老子还他老样子   

  《老子》一书的章节划分,各章的句法排列,每句的句读,是千古以来被人怀疑的问题,而且很难下一个确切不移的答案。

因为秦汉以前的书籍,到秦汉以后,都重新整理过。

秦汉以前,纸、墨、笔、砚还未流行,当时的书籍,连牛皮、羊皮写字也没有,更谈不上线装书,大多数都是刻在竹片上的所谓“竹简”,放置时,东一堆,西一堆,很不方便。

如果因为搬动、毁坏等等事件,后来加以整理,就难免章节上的前后倒置,文字上的讹误遗漏,希望整理得和原来一样,丝毫不变,实在相当困难,而且年代久远,难于考证。

不过,这本《老子》,已经整理得很好了,并且已经流传了好几干年,现在若再整理,移动章节,不但困难,亦徒然增加研究者的困扰。

试观现在大家通用的《老子》,它每一章节,都衔接得很紧凑,都能贯串起来,中间并没有松弛或断裂之处,第二章就是第一章的申述,第三章又紧接着第二章的后面继续发挥。

如是一章接着一章地连续下去,内容上脉络分明,气势上绵延不辍。  
 
  对全书,始作一整体分类,前面七、八章,由形而上的道体,谈到人事与物理的现象与必定的法则。

使我们知道如何做事、处世,如何在人世间作一辈子的人,在物理世界的自处之道。

最后告诉我们如何修道——修道是后世的观念,老子的本意,是使我们的人生自然与天然法则相吻合。这是《老子》一书的体系。
  
  ★老子五千文过关
  
  研究老子写这本书的动机。
前面曾介绍白居易那首幽默老子的诗,说老子主张大智慧的不说话,不写文章。

可是他自己写了五千字,究竟老子是愚笨,还是有智慧?这首诗读来真是耐人寻味,不禁发会心之微笑。
    
  另一方面,在历史文献资料上有关老子的记载说,《老子》这本书,是被逼写出来的。
   
  说到这里,有一段可叙的插曲。
   
  自古以来,有一个关于老子的问题:他晚年究竟到哪里去了?

不知道。

他死在哪里?

不知道。

在历史文献的资料上,只说他西度流沙,过了新疆以北,一直过了沙漠,到西域去了。

究竟是往中东或者到印度去了?不知道。
 
在他离开中国时,有没有领到关牒——相当于现在的护照和出入境证,也不知道。  
 
  但是,历史上提到一个人物——关吏喜,大概像现在机场、码头海关的联检处长,知道这位过关老人是修道之士。

据《神仙传》上记载:有一天,这位函谷关的守关官员,早晨起来望气——中国古代有一种望气之学——他看到紫气东来,有一股紫色的气氛,从东方的中国本土,向西部边疆而来,因此断定,这天必定有圣人过关。
 
心下打定主意,非向他求道不可。
  
  果然,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头子,骑了一条青牛,慢慢地踱到函谷关来了。

关员向他索取关碟,他却拿不出来,这一下,可正给了关吏一个机会,他本色当行地说:没有关碟,依法是不能过关的。

不过嘛,你一定要过关,也可以设法通融,你可也得懂规矩。

所谓“规矩”就是陋规,送贿赂。

这时,老子似乎连买马的钱都没有,哪儿凑得出“规矩”。

好在这位关吏,对于老子的规矩,志不在钱,所以对他说:“只要你传道给我。”

老子没法,只好认了,于是被逼写了这部五千字的《道德经》,然后才得出关去。  
 
  老子以变相红包,留下了这部著作,西度流沙不知所终。而他的这部著作,流传下来,到了唐代,道家鼎盛起来,道教变成国教。

这时,道教的人,要抗拒教,就有一个进土,也是五代时的宰相,名叫杜光庭的,依据佛经的义理,写了很多道经

有一说,后世对于没有事实根据而胡凑的著作,叫作“杜撰”,即由此而来。

其中有一部叫作《老子化胡经》,说老子到了印度以后,摇身一变,成了释迦牟尼

在佛教中,也有些伪经,说中国孔子文殊菩萨摇身一变而成。宗教方面,这些扯来扯去,有趣的无稽之谈,古往今来,不可胜数。
  
  关于老子本身的这些说法,不管最后的结论如何,但有一事实,他的生死是“不知所终”,查不出结果的。倘使根据《神仙传》上古神话来说,那么,老子的寿命就更长到不死的境地了!
  
  那些神仙故事,我们暂且不去讨论。

他的这部著作,则确实是被徒弟所逼,一定要得到他的道,因此只好留下这部著作来。

尹喜得到老子的传授,亦即得到了这五千字的《道德经》以后,自己果然也成道了。

因此,连官也不要做,或者连移交也没有办,就挂冠而去,也不知所终。   

  道教就是这样传说,由老子传给关尹子,继续往下传,更是壶子、列子、庄子

一路传下去,到了唐朝,便摇身一变而成为国教,而《老子》一书,也成了道教的三经之首。

道教三经,是道教主要的三部经典,包括:由《老子》改称的《道德经》,《庄子》改称的《南华经》与《列子》改称的《冲虚经》。 
 
  最近,有些上古的东西出土,如帛书《老子》等等。由这些文献资料中,更显示了老子学说思想的体系,是继承了殷商以上的文化系统,亦证明了古人所说的话没有撒谎,是真实的。                   
  
 

 

 

 

南怀瑾简介老子他说,道德经,老子,阴谋,谋略,道德经,南华经七日南怀瑾老子他说,道德经,老子,阴谋,谋略,道德经,南华经

 

 

 

老子他说,道德经,老子,阴谋,谋略,道德经,南华经老子他说,道德经,老子,阴谋,谋略,道德经,南华经老子他说,道德经,老子,阴谋,谋略,道德经,南华经老子他说,道德经,老子,阴谋,谋略,道德经,南华经老子他说,道德经,老子,阴谋,谋略,道德经,南华经老子他说,道德经,老子,阴谋,谋略,道德经,南华经老子他说,道德经,老子,阴谋,谋略,道德经,南华经老子他说,道德经,老子,阴谋,谋略,道德经,南华经老子他说,道德经,老子,阴谋,谋略,道德经,南华经老子他说,道德经,老子,阴谋,谋略,道德经,南华经老子他说,道德经,老子,阴谋,谋略,道德经,南华经老子他说,道德经,老子,阴谋,谋略,道德经,南华经老子他说,道德经,老子,阴谋,谋略,道德经,南华经老子他说,道德经,老子,阴谋,谋略,道德经,南华经老子他说,道德经,老子,阴谋,谋略,道德经,南华经老子他说,道德经,老子,阴谋,谋略,道德经,南华经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道&老子他说】道德经的由来发布于2021-07-07 21:5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