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止观》卷第一(5/10)


天台智者大师 说         门人 灌顶




又九種是生死如蠶自縛,後一是涅槃如麞(zhāng)獨跳,雖得自脫,未具法,俱非故雙簡。前九是世間不動不出,後一雖出無大悲,俱非雙簡也。有為無為、有漏無漏、善惡、染淨、縛脫、真俗等種種法門亦如是。

又九法約世間苦諦,後一非苦諦,雖非苦諦,曲拙灰近,故雙非簡却。次有為有漏約集諦,後一非集諦,雖非集諦,曲近灰拙,亦雙非簡也。次善惡、染淨約諦,後一是道諦,雖是道諦,亦如前簡。次縛脫、真俗約滅諦,後一雖是滅諦,亦如前簡。

若得此意,歷一切根塵、三業四儀、生心動念,皆此觀察,勿令濁心得起,設起速滅。如有明眼人,能避險惡道,世有聰明人,能遠離眾惡。初心行者,若見此意,堪為世間而作依止。

問:行者自發心?他教發心?答:自、他、共、離皆不可。但是感應道交而論發心耳。如子墮水火,父母騷擾救之。《淨名》云:其子得病,父母亦病。大經》云:父母於病子,心則偏重。動法性山,入生死海,故有病行、嬰兒行,是名感應發心也。

《禪經》云:佛以四隨說法,隨樂、隨宜、隨治、隨義。將護彼意,說悅其心;附先世習,令受行;觀病輕重,設藥多少;道機時熟,聞即悟道,豈非隨機感應利益?

《智度》論四悉檀,世法間隔名世界,隨其堪能名為人,兩悉檀與四隨同,亦是感應意也。

更引《論》五復次,一、明菩薩種種行故說《般若波羅蜜經》。二、令菩薩增念佛三昧故。三、說跋致相貌故。四、拔弟子惡邪故。五、說第一義故說《般若波羅蜜經》。

此五復次與四隨、四悉皆不異,又與五因緣同。若不隨機,惱他故說,於彼無益。若大悲雷雨,得從微之著。《論》云:真法及說者,聽眾難得故。如是則生死非有邊非無邊,實相非難非易,非有非無,此名真法;能如此說聽,名真說聽。有三悉檀益名有邊,第一義益名非有邊非無邊。故知緣起能辦大事,則感應意也。然四隨、四悉、五緣名異,意義則同。今說之,四隨是大悲應益,悉檀是憐愍遍施,蓋左右之異耳。言因緣者,或因於聖緣於凡,或因於凡緣於聖,則感應道交。當知三法言味相符則意同。

樂欲,偏語修因所尚;世界,偏語受報間隔,蓋因果之異耳。便宜者,選法以擬人;為人者,觀人以逗法,此乃欣赴不同耳。

又五因緣者,眾生信樂為因,佛說一法一切法,大菩提心也,於《經》是樂欲,於《論》是世界;眾生有大精進勇猛,佛說一行一切行,則四三昧於《經》是便宜,於《論》是為人;眾生有平等大慧為因,感佛說一破一切破,獲勝果報及通經論,於經論俱是對治;眾生有佛智眼為因,感佛說一究竟一切究竟,得說旨歸寂滅,於經論俱是第一義也。

又五緣五復次者,菩提心是諸行本,論舉種種行,蓋枝本之異耳;四三昧是通修,念佛是別修,蓋通別之異耳;勝報備說依正、習果、報果,跋致偏舉習果入位之相,蓋雙隻之異耳;除經論疑滯者,經論是起疑執處,拔弟子惡邪者,是起過人,人處異耳;本末究竟等與第一義名同易見,所以不異,是為義同。

又聖說多端,或次說或不次說,或具說或不具說,或雜說或不雜說。眾生稟益不同,或次益不次益,或具益不具益,或雜益不雜益。或四悉檀成五緣,五緣成四悉;或四悉成一因緣,一因緣成一悉;或一一因緣皆具四悉,四悉具五緣。如是等種種互相成顯,還以三止觀結之,可以意知。

又以一止觀結之,發菩提心即是觀,邪僻心息即是止。

又五略只是十廣,初五章只是發菩提心一意耳;方便、正觀只是四三昧耳;果報一章只明違順,違即二邊果報,順即勝妙果報;起教一章,轉其自心利益於他,或作佛身施權實,或作九界像對揚漸頓,轉漸頓弘通漸頓;旨歸章只是同歸大處,秘密藏中,故知略廣意同也。

顯是更為三,初、四諦,次、四弘,後、六即。

四諦名相出《大經聖行品》,謂生滅、無生滅、無量、無作。

生滅者,苦集是世因果,道滅是出世因果。苦則三相遷移,集則四心流動,道則對治易奪,滅則滅有還無。雖世出世,皆是變異,故名生滅四諦也。

無生者,苦無逼迫,一切皆空,豈有空能遣空?即色是空,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故無逼迫相也。集無和合相者,因果俱空,豈有因空與果空合?歷一切貪瞋癡,亦復如是。道不二相,無能治所治,空尚無一,云何有二耶?法本不然,今則無滅,不然不滅,故名無生四諦也。

無量者,分別校計苦有無量相,謂一法界苦尚復若干,況十法界?則種種若干,非二乘若智若眼所能知見,乃是菩薩所能明了。謂地獄種種若干差別,鈹剝割截,燒煮剉切,尚復若干,不可稱計,況復餘界種種色、種種受想行識?塵沙海渧,寧當可盡?故非二乘知見,菩薩智眼乃能通達。

又集有無量相,謂貪欲瞋癡,種種心,種種身口,集業若干。身曲影斜,聲喧響濁,菩薩照之不謬耳。

又道有無量相,謂析體拙巧,方便曲直,長短權實,菩薩精明而不謬濫。

又滅有無量相,如是方便能滅見諦,如是方便能滅思惟,各有若干正助,菩薩洞覽無毫差也。

又即空方便正助若干,皆無若干,雖無若干而分別若干,無謬無亂。又如是方便能析滅四住,又如是方便能體滅四住,如是方便能滅塵沙,如是方便能滅無明,雖種種若干,彼彼不雜。又三悉檀分別故有若干,第一義悉檀則無若干;雖無若干,從多為論,故名若干,稱無量四諦也。


欢迎翻印,请勿增删

依据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发行之本(标点分段有改动)


《摩诃止观》卷第一(1/10)| (2011新式标点分段)

《摩诃止观》卷第一(2/10)| (2011新式标点分段)

《摩诃止观》卷第一(3/10)| (2011新式标点分段)

《摩诃止观》卷第一(4/10)| (2011新式标点分段)


天台,天台山论道,天台宗,天台法藏法师天台宗入门佛教天台宗研究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摩诃止观》卷第一(510)(2011新式标点分段)发布于2021-06-27 12:01:5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