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奠定了中国传统四民社会的主流信仰儒学主张从礼出发,把礼和仁结合起来,提倡“忠恕”和“中庸”之,对持怀疑态度,创立了以政治伦理为中心的人学体系。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统治思想


 为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汉代有以董仲舒、刘歆为代表的今古文经学以及谶纬之学,魏晋有以王弼、何晏为代表的儒道结合的玄学,但这些思想演变无一不以传统儒家思想“文、行、忠、信”为根底。


 由于琅琊王氏世代恪守儒家教习,自觉传承儒家文化,所以其不但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门望族,而且形成了崇儒守礼的家教门风。如阳明始祖王览孝友恭恪,他因不满生母朱氏对王祥(王览的同父异母兄)的区别对待,常与王祥同进退,共患难。王祥,二十四孝之一,虽饱受继母朱氏的虐待,但仍以至孝侍奉继母,卧冰求鲤、黄雀入幕的事迹广为流传。


 琅琊王氏家族除了具有浓厚的儒家文化色彩,还具有修习法的思想文化传统。魏晋南北朝时期,由支娄迦谶所传的大乘般若学在玄学的昌兴下得以繁盛,出现了玄学化的佛教般若学派“六家七宗”,讲求“缘会”、“本无”、“心无”、“即色”、“识含”、“幻化”,主张定、忍辱持戒、般若等修行方式,形成了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较为系统的中国化的佛教哲学思想体系时期。在这一背景下,琅琊王氏家族广结佛僧,出入佛老,在佛教信奉、佛经翻译教义宣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琅琊王氏通过广泛的丛林交游,亦为其家族文化奠定了浓郁的佛教色彩。



 北宋时期,融合儒佛的理学日益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这一时期,王氏家族在王寿(王览的二十三世孙)领导下迁至余姚,王寿便成为姚江王氏的第一人。自此之后,姚江王氏家族既有以忠贞称著者,又有以孝悌闻名者,更有以胸次洒脱、隐遁避世而自得者,堪称文化世家。因此,王阳明身上的“豪雄”情怀与“浪漫”色彩是在其家族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


 王纲,字型常、德常,系王寿五世孙、王阳明六世祖,“博学,善识鉴,有文武长才”,其“性在丘壑”,“勿以世缘累”,常与友人“往来山水之间,时人莫测也”。从王纲以不以世俗之累为幸事可知,他的思想中隐藏着“远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的暗流,与佛教“扫相破执”、“无相无住”、“人生无常,人生无我”的“出世间”主张相吻合。


 然而,作为儒家士大夫的代表者,王纲的主流思想仍旧是谨守忠孝节义的儒家思想。如在王纲与终南山隐士赵缘督交往中,王纲虽与赵缘督交好,但仍以母亲年迈为由而拒绝了赵氏出门云游的邀请。赵氏称王纲“俗缘未断”,在侧面反映出王纲行为处事中保持忠孝节悌的儒家底色。特别是在平定潮州平民叛乱、怒骂海寇曹真而身死的为官行迹中,王纲充分表现了“士之仕也,有其任斯有责,有其责斯有其忧”的“君子儒”精神



 王纲之子王彦达,“有隐操”,号秘湖渔隐。在其父王纲任广东参议期间被海寇所杀之际,盗首以“父忠而子孝,杀之不详”为由,遂令其“裹父尸归葬”,并“朝夕哭墓下”,“乡里以孝称之”。此后,王彦达不但“痛父以忠死,粗衣恶食,终身不仕”,而且对后辈的期望也仅仅限于“但毋废先业而已,不以仕进望尔也”。可见,王彦达在其先天性情与“父以忠死”的刺激下,隐操之志极其明显。


 与王彦达“以德学为世隐儒”一样,王彦达之子王与准无意仕途,致力于读书养心,精通《礼》《》,著有《易微》数篇。时值朝廷访求遗逸甚为严苛,王与准为逃避官府征辟而“坠崖伤足”,最终“以足疾得免”。至于为何逃避征用,一方面他以“吾命甚薄”为谦辞,但实则是喜欢隐逸自适,颇具佛家无执、无滞的“无为法”精髓,甚至认为“吾非伤于石,将不能遂栖遁之计,石有德于吾,不敢忘”,于是自号“遁石翁”,世称遁石先生。另一方面,他强调“先人之志,不敢忘也”,为不负其父“毋废先业”的遗命,他屡次强调“遁世无闷”。这一点亦反映出王与准思想中暗含忠贞孝友的儒家伦理。


 王阳明曾祖王杰,系王与准之子,自号槐里子,时人称其为槐里先生。王杰自幼有志于圣贤之学,“年十四,尽通《四书》《五经》及宋诸大儒之说”,“无贤愚戚疏,皆知敬而爱之”,“言行一以古圣贤为法”。他深受家族儒佛因缘之风的影响,崇尚曾点之乐,宣扬“学者能见得曾点意思,将洒然无入而不自得,爵之无动于衷”,其“隐德”之行充分体现在以“吾宁曳履衡门”为由拒绝参加科举考试上。


 关于王杰的评价,教谕程晶称他“今之黄叔度”。而黄叔度即黄宪,东汉著名贤士,学识渊博,德性超迈,素有“士君子”之称,颇受当世名士陈蕃、周举及郭泰等人的推崇。郭泰称黄宪,“叔度汪汪如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程晶将王杰与东汉黄宪相提并论,足以可见王杰的贤士风华。



 王阳明祖父王伦,“性爱竹,所居轩外环植之,日啸咏其间”,世称竹轩先生。他博学多才,“穷年口诵心惟,于书无所不读”,尤其推崇《仪礼》《左传》与《史记》,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而且素有名士风度,淡泊名利,洒落脱俗,“雅善鼓琴,每风月清朗,则操弄数曲”。王伦被时人魏瀚称赞道,“方之陶靖节(陶渊明)、林和靖(林逋),无不及焉”,是一位深谙儒佛的高德隐士。


 据《王阳明全集》《阳明先生集要》等相关史料记载,由于王阳明的父亲王华长期在外任职,所以王阳明自幼便与祖父王伦一同居越生活。《竹轩先生传》云:“(王伦)甫冠,浙东西大家争延聘为子弟师”,“居贫,躬授徒以养母”,因而王伦作为“浙东西大家子弟”的私塾先生,同时也是其孙王阳明的第一位启蒙老师


 在王阳明十九岁之前的生活中,王阳明深受其祖父王伦的影响,不仅仅获得了“书史数篋”的文化知识,如王阳明在五岁时曾默诵王伦读过的文章,更沿袭了祖父身上所内含的亦儒亦佛的风采,尤其他洒脱放达、豪迈不羁的性格在王伦生前表现得淋漓尽致。如王阳明父亲王华常常为王阳明的旷达性情而担忧,但“惟竹轩公知之”。


 这一史实不但展现了王伦胸次洒落的性情、亦儒亦佛的精神对王阳明的重要影响,而且表明王伦以“无常”、“无我”的佛教哲学观看待年少的王阳明。“无常”指法无常体,即世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无我”指人无永恒存在的主体。正是因为深知年少王阳明身上存在着人生的“无常”与“无我”,王伦方才对王阳明各种异常举动持有默许的态度。


图文源于网络,编辑时有所删减,如有侵权请联系责编



往期精彩回顾


闲人愁多,懒人病多,忙人快活!
王阳明:心态,才是一个人最大最好的本钱
王阳明:欲成大事者,必先破心中贼!
王阳明:所谓成熟,就是有这三种心态
你的姓氏里,藏着最美的情诗
《平凡的世界》最走心的20句话,总有一句让你热泪盈眶!
王阳明:无事则安,有事则磨,每一天都不白活!
王阳明96字家训,千年不灭一盏灯
王阳明:有一种高情商,叫“遇事不随意责人”
王阳明:忍,是世上最难的修行
王阳明:靠山山倒,靠河河枯;唯靠自己,事在心上练,方成!
关系再好,走得太近也是场灾难
王阳明:临难不惧 才是真正的内心强大
王阳明:不快乐,是功夫不够!
王阳明:一个人开始变好的3种迹象
王阳明:不忘初心,不过是坚持自己
王阳明:养好这三种气,世人皆可为圣贤
浮躁的年代,王阳明的三句话就会让你的心静下来~
相由心生,美貌也是一种福报



王阳明心学精髓悟道王阳明简介




“ ”

王阳明心学精髓龙场悟道王阳明简介

“…”


王阳明心学|王阳明简介|王阳明传习录王阳明全集|王阳明名言|百家讲坛王阳明“ ”

王阳明心学|王阳明简介|王阳明传习录王阳明全集|王阳明名言|百家讲坛王阳明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心学精髓,龙场悟道,王阳明简介王阳明悟道的龙场,王阳明名言,王阳明心学视频

Empire CMS,phome.net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跟王阳明学修心;感谢原文作者的辛勤付出,能够让更多的朋友有机会学习到中华传统圣贤文化

相关推荐